賓至如歸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鄭國子產奉鄭簡公之命,出訪晉國。晉平公擺出大國架子,沒有迎接他。子產就命令隨行人員把晉國的賓館圍墻拆掉,把車馬開進去。晉國大夫士文伯責備子產說道:我國為保證諸侯來賓的安全,所以修了賓館,筑了高墻。現在你們把墻拆了,來賓的安全由誰負責?子產回答說道:我們鄭國小,所以要按時前來進貢。這次貴國國君沒有空閑接見我們。我們帶來的禮物既不敢冒昧獻上,又不敢讓這些禮物日曬夜露。我聽說從前晉文公做盟主時,接待諸侯來賓并不這樣。那時賓館寬敞漂亮,諸侯來了,像到家里一樣。而今,你們的離宮寬廣,賓館卻像奴隸住的小屋,門囗窄小,連車子都進不去:客人來了不知什么時候才能被接見。這不是有意叫我們為難嗎?
士文伯回去向晉平公報告。晉平公自知理虧,便向子產認錯道歉,并立刻下令興工,重修賓館。
客人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形容客人受到很好的招待。
賓至如歸的解釋
士文伯回去向晉平公報告。晉平公自知理虧,便向子產認錯道歉,并立刻下令興工,重修賓館。
客人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形容客人受到很好的招待。
- 成語名稱:
- 賓至如歸
- 成語拼音:
- bīn zhì rú guī
- 成語解釋:
- 賓:來賓;客人;至:到;歸:回家。客人來到這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樣。形容旅店、飯店等招待周到;起居飲食舒適;來客感到滿意。
- 典故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
- 成語例句:
- 列車服務員招待熱情,服務周到,旅客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 賓至如歸的詳細解釋
* 賓至如歸的故事:春秋時,鄭國子產奉鄭簡公之命,出訪晉國。晉平公擺出大國架子,沒有迎接他。子產就命令隨行人員把晉國的賓館圍墻拆掉,把車馬開進去。晉國大夫士文伯責備子產說道:我國為保證諸侯來賓的安全,所以修了賓館,筑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