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籬下的成語故事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依附別人 【近義詞】仰人鼻息、寄人檐下、寄人門下 【反義詞】獨立自主 【同韻詞】鸞輿鳳駕、經營擘劃、云泥之差、掎挈司詐、知小謀大、南艤北駕、半間不界、真人面前不說假話、食古不化、眉目如畫、...... 南齊讀書人張融生性怪僻,行動舉止奇特。皇帝蕭道成特別喜歡他,常與他討論文學及書法方面的問題。他對蕭道成評價他的書法沒有王羲之的法度很不滿,他認為做文章要學孔子刪編《詩》《書》一樣,不要學鳥雀寄居在人家的籬笆下面
- 成語名稱:
- 寄人籬下
- 成語拼音:
- jì rén lí xià
- 成語解釋:
- 寄:依靠;籬:籬笆。依附在別人的籬笆下。原形容詩文創作因襲他人而無獨創。現指依附別人生活;不能自立。
- 典故出處:
- 《南齊書 張融傳》:“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
- 成語例句:
- 魯想到自己從前在山東省里的時候,雖靠姊夫的光當了文案,然而終是寄人籬下。(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八回)
- 寄人籬下的詳細解釋
* 寄人籬下的故事:【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依附別人 【近義詞】仰人鼻息、寄人檐下、寄人門下 【反義詞】獨立自主 【同韻詞】鸞輿鳳駕、經營擘劃、云泥之差、掎挈司詐、知小謀大、南艤北駕、半間不界、真人面前不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