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發沖冠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一塊很珍貴的國寶一一和氏璧,就寫信給趙惠王,說愿意用十五座城與之交換。趙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后,發現秦王根本就沒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于是就假說璧上有點小毛病要指給秦王看,趁機從秦王手中收回璧。這時藺相如靠近殿柱,憤怒得頭發都豎直了,把帽子都頂起來了。他告訴秦王:如果你逼迫我,我的頭就和這璧玉一起碰碎在這柱子上!后來,藺相如終于使和氏璧完整地歸還了趙國。這個成語形容憤怒之極。
怒發沖冠的解釋
- 成語名稱:
- 怒發沖冠
- 成語拼音:
- nù fà chōng guān
- 成語解釋:
- 冠:帽子。憤怒得頭發豎起;頂著帽子。形容憤怒到極點。
- 典故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 成語例句:
-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宋 岳飛《滿江紅》詞)
- 怒發沖冠的詳細解釋
* 怒發沖冠的故事:戰國時,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一塊很珍貴的國寶一一和氏璧,就寫信給趙惠王,說愿意用十五座城與之交換。趙王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藺相如把璧獻給秦王后,發現秦王根本就沒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于是就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