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善而從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他想啟用魏戊,擔心人家說他偏私,問大夫成傳,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就不論親疏,關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能不能賞罰分明。
- 成語名稱:
- 擇善而從
- 成語拼音:
- zé shàn ér cóng
- 成語解釋:
- 選擇好的而遵循;依從。擇:選擇。
- 典故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成語例句:
- 遇事必詳為考慮,而后與部下商議,擇善而從。(老舍《張自忠 劇中重要人物說明》)
- 擇善而從的詳細解釋
* 擇善而從的故事:春秋時期,執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地分為7縣,把羊舌氏的領地分為3縣,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他想啟用魏戊,擔心人家說他偏私,問大夫成傳,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就不論親疏,關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能不能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