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索驥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國的伯樂很善于鑒別馬匹。他把自己識馬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一本書,叫《相馬經》。書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各類馬匹。
他兒子熟讀這本書后,以為學到了父親的本領,便拿著《相馬經》到處去按圖索驥。
有次他見到一只癩蛤蟆,前額剛好與《相馬經》上的好馬特征相符,便以為找到了一匹千里馬,馬上跑去告訴父親。伯樂知道兒子愚蠢,戲謔地回答說:這匹馬太會跳,不好駕馭。驥:好馬。
按圖索驥比喻機械的照搬書本知識,不了解事物的本質。
按圖索驥的解釋
他兒子熟讀這本書后,以為學到了父親的本領,便拿著《相馬經》到處去按圖索驥。
有次他見到一只癩蛤蟆,前額剛好與《相馬經》上的好馬特征相符,便以為找到了一匹千里馬,馬上跑去告訴父親。伯樂知道兒子愚蠢,戲謔地回答說:這匹馬太會跳,不好駕馭。驥:好馬。
按圖索驥比喻機械的照搬書本知識,不了解事物的本質。
- 成語名稱:
- 按圖索驥
- 成語拼音:
- àn tú suǒ jì
- 成語解釋:
-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 典故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 成語例句:
- 每見一班按圖索驥者,多失于驪黃牝牡。(明 趙汸《葬書問對》)
- 按圖索驥的詳細解釋
* 按圖索驥的故事:春秋時,秦國的伯樂很善于鑒別馬匹。他把自己識馬的知識和經驗寫成一本書,叫《相馬經》。書中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各類馬匹。他兒子熟讀這本書后,以為學到了父親的本領,便拿著《相馬經》到處去按圖索驥。有次他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