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壯山河的成語故事
北宋末年,解州聞喜縣人趙鼎,少年時已經通讀了經史百家著作。他21歲時考中了進士。由于他敢于批評權貴,在士大夫中較在聲望。
公元1126年,金大舉南侵,宋欽宗驚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議。不少大臣主張割讓土地求和,可趙鼎極力反對。欽宗昏庸懦弱,把黃河以北的廣大土地割讓給了金國。公元1127年春,金軍俘獲了徽欽兩帝,北宋王朝滅亡了。當年5月,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宋王朝,就是宋高宗。高宗為了激勵士氣,保住半壁江山,就起用李綱、宗澤、張浚等主戰派代表人物。趙鼎由于敢說敢為,受到宋高宗重用,當了御史中丞要職。后來,秦檜受到宋高宗重用,就千方百計排擠趙鼎。不久,趙鼎生了重病,臨死前親手寫了氣作山河壯本朝的詩句。
后人把氣作山河壯本朝簡化成氣壯山河,形容氣勢或氣概雄壯,足以使山河更加美麗。
氣壯山河的解釋
公元1126年,金大舉南侵,宋欽宗驚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議。不少大臣主張割讓土地求和,可趙鼎極力反對。欽宗昏庸懦弱,把黃河以北的廣大土地割讓給了金國。公元1127年春,金軍俘獲了徽欽兩帝,北宋王朝滅亡了。當年5月,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了南宋王朝,就是宋高宗。高宗為了激勵士氣,保住半壁江山,就起用李綱、宗澤、張浚等主戰派代表人物。趙鼎由于敢說敢為,受到宋高宗重用,當了御史中丞要職。后來,秦檜受到宋高宗重用,就千方百計排擠趙鼎。不久,趙鼎生了重病,臨死前親手寫了氣作山河壯本朝的詩句。
后人把氣作山河壯本朝簡化成氣壯山河,形容氣勢或氣概雄壯,足以使山河更加美麗。
- 成語名稱:
- 氣壯山河
- 成語拼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成語解釋:
- 氣:氣概;壯:雄壯;宏偉。形容氣勢之大;比山河還要雄壯。
- 典故出處:
- 唐 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 成語例句:
- 又聽到了你的樸樸實實、氣壯山河的言談了。(梁信《從奴隸到將軍》上集第四章)
- 氣壯山河的詳細解釋
* 氣壯山河的故事:北宋末年,解州聞喜縣人趙鼎,少年時已經通讀了經史百家著作。他21歲時考中了進士。由于他敢于批評權貴,在士大夫中較在聲望。公元1126年,金大舉南侵,宋欽宗驚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議。不少大臣主張割讓土地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