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恭儉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子禹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為什么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
- 成語名稱:
- 溫良恭儉
- 成語拼音: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 成語解釋:
- 溫:溫和;良:善良;恭:恭敬;儉:節制。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度謙恭,舉止文雅
- 典故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成語例句:
- 宋·張孝祥《代季父賀湯丞相》:“恭惟仆射相公廣大高明,溫良恭儉。”
- 溫良恭儉的詳細解釋
* 溫良恭儉的故事:春秋時期,子禹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為什么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這是他與眾不同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