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為奸的成語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狼和狽兩種野獸。狼的前肢長,后腿短;狽的前肢短,后腿長。有一次,狼和狽一道去偷羊,但羊圈又高又結實,既跳不進,也撞不開。于是它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狼騎到狽的脖子上,狽用兩條后腿站起來,把狼拖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的兩條前肢攀上羊圈,把羊拖走。根據狼和狽勾結干壞事的傳說,人們創造了成語狼狽為奸。
狼狽為奸比喻壞人互相勾結做壞事。
狼狽為奸的解釋
狼狽為奸比喻壞人互相勾結做壞事。
- 成語名稱:
- 狼狽為奸
- 成語拼音: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成語解釋:
- 狼狽:傳說狽是與狼同類的野獸;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動。狼和狽常一起出外傷害牲畜。奸:做壞事。比喻壞人互相勾結一起干壞事。
- 典故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癡男鴛鴦并命。”
- 成語例句:
- 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永遠是互相勾結,狼狽為奸的。(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 狼狽為奸的詳細解釋
* 狼狽為奸的故事:傳說古時候,有狼和狽兩種野獸。狼的前肢長,后腿短;狽的前肢短,后腿長。有一次,狼和狽一道去偷羊,但羊圈又高又結實,既跳不進,也撞不開。于是它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狼騎到狽的脖子上,狽用兩條后腿站起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