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人人殊的成語故事
曹參,沛縣(今江蘇徐州西北)人,秦始皇時曾主管沛縣監獄,是蕭何的同事,與劉邦是同鄉。蕭何是文職人員,曹參既能沖鋒陷陣,又善于指揮作戰,是個文而兼武的全才。曾參與蕭何年輕時交情不壞,后來二人封侯拜將,關系劉邦做皇帝時,分封他的兒子為諸侯國王。曹參交還丞相印,出任齊王劉肥的相國。劉邦死后,惠帝繼位,當年重新頒布諸侯國相國的職責條令。曹參意識到責任重大,開始著手研究治理齊國的方針政策。由武轉文,由軍政到民政,曹參深感力不從心,當下召集齊國有威望的老人及知識分子開會。會上曹參很誠懇地說:“今天請來諸位是想請你們介紹一下齊國的風俗人情,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治理齊國的方針大計。今天在座的老人經驗豐富,年輕人學問淵博,請大家不必客氣,暢所欲言,不要忌諱。”當時與會的有百十余人,他們見曹參的態度誠懇,便開誠布公地說出各自的想法。會是開得十分熱烈,但各人說法不一,曹參不知究竟哪種意見切實可行(言人人殊)。后來聽說有一位蓋公,據傳,他對黃帝、老子的思想很有研究。曾參立即派人帶上一筆巨款,禮聘蓋公來商議治國大法。二人一見面,蓋公很坦誠地說:“老子說過‘治大國就像煎小魚一樣(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能亂翻動,那樣會將魚煎碎了。同樣,治國不要亂生事,擾亂人們固有的安靜。百姓安定了,國家自然安定。”曹參聽了,認為非常有道理,當下將自己的辦公室讓給蓋公,并采用蓋公的思想治理齊國。曹參在劉邦分封的齊國當了9年丞相,齊國一直富足安定。
言人人殊的解釋
- 成語名稱:
- 言人人殊
- 成語拼音:
- yán rén rén shū
- 成語解釋:
- 殊:不同。說的話個個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見。
- 典故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
- 成語例句:
- 然此輩執術疏,謀生急,信口欺詐,言人人殊,甚至徒毀其師,子譏其父,各持己見,彼此相非。(清 黃鈞宰《金壺七墨 堪輿》)
- 言人人殊的詳細解釋
* 言人人殊的故事:曹參,沛縣(今江蘇徐州西北)人,秦始皇時曾主管沛縣監獄,是蕭何的同事,與劉邦是同鄉。蕭何是文職人員,曹參既能沖鋒陷陣,又善于指揮作戰,是個文而兼武的全才。曾參與蕭何年輕時交情不壞,后來二人封侯拜將,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