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過則喜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孟子對他的弟子們談到勇于接受批評的問題時,舉出歷史上三個善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時魯國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為人誠實,剛直好勇,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時,他虛心接受并且十分高興。
- 成語名稱:
- 聞過則喜
- 成語拼音:
- wén guò zé xǐ
- 成語解釋:
- 聽到有人批評自己的過失;就心里高興。形容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過失、錯誤。
- 典故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 成語例句:
- 宋 陸九淵《與傅全美書》:“故其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 聞過則喜的詳細解釋
* 聞過則喜的故事:戰國時期,孟子對他的弟子們談到勇于接受批評的問題時,舉出歷史上三個善于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時魯國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為人誠實,剛直好勇,別人指出他的缺點時,他虛心接受并且十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