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寡孤獨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人勸齊宣王毀掉周天子巡狩朝見諸侯的明堂,他征詢孟子的意見,孟子認為如果要實行王政就不能毀,因為周文王當年靠施行王政才統一天下,他除給予當官的優惠外,也對鰥夫、寡婦、獨夫、孤兒這種無助的人特殊照顧,齊宣王認為言之有理。 【典故】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下》 【釋義】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的人。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不專指一個
- 成語名稱:
- 鰥寡孤獨
- 成語拼音:
- guān guǎ gū dú
- 成語解釋:
- 鰥:年老無妻;寡:年老無夫;孤:年幼喪父;獨:年老無子。失去配偶或老年喪子;幼年喪父的人。也泛指無勞動力又無親人贍養的人。
- 典故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 成語例句:
- (1)在任何一個社會,鰥寡孤獨的人應該得到社會給予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2)古人說的“大同世界”就包括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的意思。
- 鰥寡孤獨的詳細解釋
* 鰥寡孤獨的故事:戰國時期,有人勸齊宣王毀掉周天子巡狩朝見諸侯的明堂,他征詢孟子的意見,孟子認為如果要實行王政就不能毀,因為周文王當年靠施行王政才統一天下,他除給予當官的優惠外,也對鰥夫、寡婦、獨夫、孤兒這種無助的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