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而攻之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的季康子主張改革農田制度,承認私人可以擁有土地,想試行按畝征稅,他的屬下冉求是孔子的學生,就讓冉求去征詢孔子的意見。孔子反對改變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號召他的其他學生敲著鼓去進攻冉求。
- 成語名稱:
- 鳴鼓而攻之
- 成語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 成語解釋:
- 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 典故出處:
- 《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成語例句:
- 陳立德《前驅》:“誰要敢反對共產同志,吾儕當鳴鼓而攻之!”
- 鳴鼓而攻之的詳細解釋
* 鳴鼓而攻之的故事:春秋時期,魯國的季康子主張改革農田制度,承認私人可以擁有土地,想試行按畝征稅,他的屬下冉求是孔子的學生,就讓冉求去征詢孔子的意見。孔子反對改變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號召他的其他學生敲著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