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縮寫是dzc的成語 (9個)
-
1
倒栽蔥
- 成語拼音:
- dào zāi cōng
- 成語解釋:
- 指栽跟斗時頭先著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慘重的失敗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3回:“照脊梁一拳,打個不提備,跌了一個倒栽蔥,把一個小孩子也丟在路邊啼哭。”
-
2
棟折榱崩
- 成語拼音:
- dòng zhé cuī bēng
- 成語解釋:
- 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毀壞了。比喻當政的人倒臺或死去。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
-
3
搗枕捶床
- 成語拼音: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成語解釋:
- 搗:撞擊;捶:拳擊。形容難以入睡,輾轉反側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捶床。”
-
4
倒枕捶床
- 成語拼音: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成語解釋:
- 倒:翻轉;捶:用拳頭敲打。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短嘆常吁,千聲萬聲,倒枕捶床,到三更四更。”
-
5
疊嶂層巒
- 成語拼音:
-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 成語解釋:
- 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是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疊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
6
頓足搓手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cuō shǒu
- 成語解釋:
- 著急惋惜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變法通義·論科舉》:“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猶復頓足搓手。”
-
7
頓足捶胸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成語解釋:
- 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明·吳元泰《東游記》第七回:“只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
8
刁鉆促狹
- 成語拼音:
- diāo zuàn cù xiá
- 成語解釋:
- 亦作“刁鉆促搯”。狡猾而好捉弄人。
- 成語出處:
-
9
當軸處中
- 成語拼音:
- dāng zhóu chǔ zhōng
- 成語解釋:
- 正處在車軸的中間。比喻官居要位。
- 成語出處:
- 漢 桓寬《鹽鐵論 雜論》:“車丞相即周呂之列,當軸處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 dzc成語,拼音縮寫是dzc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