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物的成語 (9個)
-
1
一物克一物
- 成語拼音:
- yī wù kè yī wù
- 成語解釋:
-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 成語出處:
-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然而趙守翁竟無奈她何,此謂人生萬物,一物克一物。”
-
2
一物一制
- 成語拼音:
- yī wù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這等銅筋鐵骨,偏遇著文忠臣,更狠似他,真個一物一制。”
-
3
一物降一物
- 成語拼音:
- yī wù xiáng yī wù
- 成語解釋:
- 指有一種事物,就會有另一種事物來制服它。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違了旨意?”
-
4
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 成語拼音:
-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
- 成語解釋:
- 見:通“現”。指一件買賣不成功,但雙方錢物仍在,沒有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
5
一物一主
- 成語拼音:
- yī wù yī zhǔ
- 成語解釋:
- 一件物品有一個主人。指物品有歸宿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這披掛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來。”
-
6
一物不知
- 成語拼音:
- yī wù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識尚有欠缺。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恥一物之不知。”
-
7
一事不知
- 成語拼音:
- yī shì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見“一物不知”。
- 成語出處:
- 《南史·隱逸傳·陶弘景》:“讀書萬余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
-
8
超逸絕塵
- 成語拼音:
- chāo yì jué chén
- 成語解釋:
- 謂不拘滯于世俗,超然物外。《宣和書譜·空鲙帖》:“往昔字學之流,其初筆法安在?惟其胸次筆端超逸絕塵,暗合法度,則其草創便為一物之宗。”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空鲙帖》:“往昔字學之流,其初筆法安在?惟其胸次筆端超逸絕塵,暗合法度,則其草創便為一物之宗。”
-
9
室徒四壁
- 成語拼音:
- shì tú sì bì
- 成語解釋: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成語出處:
- 《魏書·陽固傳》:“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 關于一物的成語 形容一物的成語 描述一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