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推的成語 (7個)
-
1
推三推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tuī sì
- 成語解釋:
- 同“推三阻四”。
- 成語出處: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27回:“你這家伙膽小怕死,還推三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個人也敢去!”
-
2
三推六問
- 成語拼音:
- sān tuī liù wèn
- 成語解釋:
- 推:推究;問:審問。舊時指反復審訓。
- 成語出處:
-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將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問,吊拷繃扒,打的小人受不過,只得屈招了。”
-
3
六問三推
- 成語拼音:
- liù wèn sān tuī
- 成語解釋:
- 謂反復審訊。
- 成語出處: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是個婦女家,怎熬這六問三推。”
-
4
推三阻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zǔ sì
- 成語解釋: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難、應難造次。”
-
5
推三拉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lā sì
- 成語解釋:
- 推:推諉。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好生給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別推三拉四的。”
-
6
推三挨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āi sì
- 成語解釋:
- 推:推諉。形容一再推諉拖延
- 成語出處:
- 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幾次叫你做個手腳,你總是推三挨四,還打官話。”
-
7
推三宕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dàng sì
- 成語解釋:
- 推:推諉;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諉拖延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原來倉樵欠了米店兩個月的米賬,沒錢還他,那店伙天天來討,總是推三宕四,那討賬人發了急,所以就吵了起來。”
* 關于三推的成語 形容三推的成語 描述三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