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514個)

    241

    超然自引

    成語拼音:
    chāo rán zì yǐn
    成語解釋:
    謂超脫世事,自動引退。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成語出處:
    晉·陸機《豪士賦序》:“借使伊人,頗覽天道。知盡益,盈難久持。超然自引,高揖而退。”
    242

    顛顛倒倒

    成語拼音:
    diān diān dǎo dǎo
    成語解釋: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順或言行無條理,置信。
    成語出處:
    《朱子全書》卷六:“向時有一截學者貪多務得,要讀《周禮》、諸史、本朝典故,一向盡要理會,得許多沒緊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顛顛倒倒,沒頓放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彼此夙緣,顛顛倒倒,皆非偶然也。”
    243

    顛撲

    成語拼音:
    diān pū bù pò
    成語解釋:
    顛:跌倒;撲:拍打。無論怎樣摔打都會破。形容理論、學說等完全正確;無辯駁。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既能體之而樂,則亦能守,須如此而言,方是顛撲破,絕滲漏,無病敗耳。”
    244

    得意宜再往

    成語拼音:
    dé yì bù yí zài wǎng
    成語解釋:
    得意:稱心如意;宜:適宜。稱心如意的事要再干第二次。指做事應有所節制,適而止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回:“包公搖頭道:‘得意宜再往,待我細細思索便了。’”
    245

    大義凜然

    成語拼音:
    dà yì lǐn rán
    成語解釋:
    臨難茍的節操令人敬畏;侵犯。形容為了正義而堅強屈。大義:正義、正氣;凜然:嚴肅使人敬畏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孫氏西齋錄》:“至于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條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義凜然。”
    246

    大音希聲

    成語拼音: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語解釋: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聞名曰希,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宮而商矣。分則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魏源本義引呂惠卿曰:“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然則道之實蓋隱于無矣。”意謂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
    成語出處: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注:“聽之聞名曰希,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宮而商矣。分則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
    247

    斷織勸學

    成語拼音:
    duàn zhī quàn xué
    成語解釋: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成語出處:
    《后漢書:樂羊子妻傳》載:“遠尋師,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
    248

    耳聞如目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成語解釋:
    耳朵聽到的如眼睛看到的。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靠。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政理》:“耳聞之,如目見之;目見之,如足踐之。”
    249

    耳聞如眼見

    成語拼音: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成語解釋:
    聽到的如看到的真實靠。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
    成語出處:
    《舊唐書 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時,爵賞當,破家亡國者,口說如身逢,耳聞如眼見。”
    250

    分崩離析

    成語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成語解釋:
    崩:倒塌崩裂;析:散開;解體。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收拾的地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能守也。”
    251

    葑菲之采

    成語拼音:
    fēng fēi zhī cǎi
    成語解釋:
    因葑菲根莖味苦而連葉也采。原比喻夫妻相處,應發德為重,因女子容顏衰退而遺棄。后常用作請人有所采取的謙詞。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252

    法力無邊

    成語拼音:
    fǎ lì wú biān
    成語解釋: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沒有邊際。比喻力量極大而估量。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三折:“小圣我法力無邊,通天達地,指山山崩,指水水跑。”
    253

    匪石匪席

    成語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語解釋:
    是石,是席。意為石轉而心轉,席卷而心卷。比喻意志堅定,永變心。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轉也;我心匪席,卷也。”
    254

    腹有鱗甲

    成語拼音:
    fù yǒu lín jiǎ
    成語解釋:
    鱗甲:比喻人多巧詐的心。比喻居心險惡,接近。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陳震傳》:“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近。”
    255

    覆盂之安

    成語拼音:
    fù yú zhī ān
    成語解釋:
    像覆置的盂那樣安穩。比喻穩固,動搖。亦作“覆盂之固”。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綏如安裘,晏如覆盂。”
    256

    覆盂之固

    成語拼音:
    fù yú zhī gù
    成語解釋:
    覆:倒置;盂:圓口器皿;固:堅固。像倒置的盂一樣安穩。比喻十分穩固,動搖
    成語出處:
    宋·王禹偁《擬留侯與四皓書》:“既而革秦之暴,篡堯之緒,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風。”
    257

    膏肓之疾

    成語拼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成語解釋:
    醫治的絕癥。
    成語出處:
    《左傳·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達之及,藥至焉,為也。”
    258

    鉤金輿羽

    成語拼音:
    gōu jīn yú yǔ
    成語解釋:
    二者懸殊太大,作比。
    成語出處:
    《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
    259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成語拼音:
    guò le zhè gè cūn,méi zhè gè diàn
    成語解釋:
    比喻機會難得,機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3回:“這是送上門的。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260

    詭秘莫測

    成語拼音:
    guǐ mì mò cè
    成語解釋:
    詭秘:隱秘難測;莫測:無法揣測。(行動、態度)。隱秘捉摸。
    成語出處:
    宋 劉克莊《后村集 卷十一 和實之續邸報之一》詩:“鬼谷從橫舌,終南詭秘蹤。”
    *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形容不可不的成語 描述不可不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