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可期的成語 (8個)
-
1
來世不可待
- 成語拼音:
- lái shì bù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對于未來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 成語出處:
- 《莊子·人間世》:“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
2
大福不再
- 成語拼音:
- dà fú bù zài
- 成語解釋:
- 福:幸福;再:第二次。大福不會再次來臨。指幸運的事情不可期望再來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
3
期期以為不可
- 成語拼音:
- qī qī yǐ wéi bù kě
- 成語解釋:
- 期期:口吃的樣子。堅決不同意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丞相傳》:“昌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
4
束發封帛
- 成語拼音:
- shù fā fēng bó
- 成語解釋:
- 《新唐書 列女傳 賈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乃訣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無須也。’董不答,引繩束發,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乃湯沐,發墮無馀。”后以“束發封帛”指婦女忠貞不渝。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列女傳·賈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貶嶺南,以妻少,乃訣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無須也。’董不答,引繩束發,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貶二十年乃還,署帛宛然。乃湯沐,發墮無馀。”
-
5
指日可俟
- 成語拼音:
- zhǐ rì kě sì
- 成語解釋:
- 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為護國大將軍。高臥山巢,公然自負,以為黃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
6
指日可待
- 成語拼音:
- zhǐ rì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達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可待也。”
-
7
計日可待
- 成語拼音:
- jì rì kě dài
- 成語解釋:
- 指為期不遠
- 成語出處:
- 明 海瑞《治黎策》:“夫以萬全之力,視此直狐兔耳。其束身系頸,計日可待也。”
-
8
百家爭鳴
- 成語拼音:
- bǎi jiā zhēng míng
- 成語解釋:
-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后指各種政治、學術思想;鳴:指發表意見。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陰陽、名、縱橫、雜、農等名家稱為諸子百家。他們各自著書立說;在政治上、學術上展開爭論呈現出繁榮景象;后世稱為百家爭鳴。今指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凡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合諸侯。”
* 關于不可期的成語 形容不可期的成語 描述不可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