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可的成語 (385個)

    141

    大節

    成語拼音:
    dà jié bù kě duó
    成語解釋:
    大節:臨難茍的節操;奪:強取。指立身處世的節操能被改變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臨大節而奪也。”
    142

    失,失再來

    成語拼音:
    jī bù kě shī,shī bù zài lái
    成語解釋:
    失:錯過。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再來。”
    143

    雷打

    成語拼音:
    léi dǎ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形容決心和意志堅定;在任何情況下也能動搖;或形容改變的規定和制度。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勞動是雷打動的,從下午兩點一直要干到吃晚飯。”
    144

    木朽

    成語拼音:
    mù xiǔ bù diāo
    成語解釋:
    朽:爛;雕:雕刻。朽壞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上進,造就
    成語出處:
    《九州春秋》:“夫木朽雕,世衰難佐,將軍雖欲委忠難佐之朝,雕畫朽敗之木,猶逆坂而走丸,必也。”
    145

    石赤

    成語拼音:
    shí chì bù duó
    成語解釋:
    石質堅硬,丹砂色鮮紅,均改變。比喻意志堅定移。
    成語出處:
    漢·楊雄《太玄·度》:“石赤奪,節士之必。測曰:石赤奪,與有要也。”
    146

    銅墻鐵壁

    成語拼音:
    tóng qiáng tiě bì
    成語解釋:
    銅做的城墻;鐵打的營壘。比喻堅固而摧毀的事物。也比喻堅固嚴密的防御。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楔子:“孩兒此一去,隨他銅墻鐵壁,也拆倒了他的。”
    147

    開交

    成語拼音:
    bù kě kāi jiāo
    成語解釋:
    開:解開;交:糾纏。能解脫糾纏。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吳贊善聽到這里,便氣的開交。”
    148

    抗拒

    成語拼音:
    bù kě kàng jù
    成語解釋:
    能抵抗并拒絕
    成語出處: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百萬紅軍進入中國的東北,這個力量是抗拒的。”
    149

    理喻

    成語拼音:
    bù kě lǐ yù
    成語解釋:
    理:道理;事理;喻:開導;使明白。能夠用道理來開導、說服他。形容態度蠻橫講理。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褐蓋》:“要之,此輩理喻,亦足深詰也。”
    150

    磨滅

    成語拼音:
    bù kě mó miè
    成語解釋: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會消失。
    成語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下》:“彼自有磨滅者,毋事更屑屑也。”
    151

    侵犯

    成語拼音:
    bù kě qīn fàn
    成語解釋:
    能侵凌觸犯
    成語出處:
    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德國愿意停止反蘇,愿意放棄所謂《防共協定》,承認了蘇聯邊疆的侵犯。”
    152

    企及

    成語拼音:
    bù kě qǐ jí
    成語解釋:
    企:踮起腳跟向前望;引申為盼望;及:達到;企及:希望達到。形容遠遠趕上。
    成語出處:
    唐 柳冕《答衢州鄭使君》:“企而及之者,性也。”
    153

    饒恕

    成語拼音:
    bù kě ráo shù
    成語解釋:
    饒恕:原諒過錯、冒犯或失禮之處。指能原諒
    成語出處:
    王朔《我是“狼”》:“特別是那時,這種發現都會被認為是饒恕的背叛。”
    154

    以道里計

    成語拼音: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
    成語解釋:
    計:計算。能用里程來計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成語出處:
    章炳麟《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最有學問的人,就是周秦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純輩,就相去以道里計了。”
    155

    造次

    成語拼音:
    bù kě zào cì
    成語解釋:
    造次:急遽,匆忙。能匆匆忙忙地進行。意為要慎重。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此事當深慮遠議,造次。”
    156

    此風

    成語拼音:
    cǐ fēng bù kě zhǎng
    成語解釋:
    這種風氣能讓它滋長發展。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四十七回:“若到外面說了,人家就要說此風長了。”
    157

    超階越次

    成語拼音:
    chāo jiē yuè cì
    成語解釋:
    謂越過原有的等級順序,多指越級提升官吏。《晉書·趙五倫傳》:“其余同謀者咸超階越次,勝紀,至于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參見“次之遷”。
    成語出處:
    《晉書·趙五倫傳》:“其余同謀者咸超階越次,勝紀,至于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
    158

    分崩離析

    成語拼音:
    fēn bēng lí xī
    成語解釋:
    崩:倒塌崩裂;析:散開;解體。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收拾的地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能守也。”
    159

    成語拼音:
    guì bù kě yán
    成語解釋:
    舊時多用以稱人貴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話能直言,故婉稱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向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言。”
    160

    惶惶終日

    成語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成語解釋:
    惶惶:恐懼安的樣子;終:完。驚慌恐懼得一天都過下去。形容驚恐到極點。
    成語出處:
    郭沫若《我怎樣寫和》:“敵人還有西進的模樣,一般人都有惶惶終日的情形。”
    * 關于不可的成語 形容不可的成語 描述不可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