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不得不的成語 (385個)

    341

    足惜

    成語拼音:
    sǐ bù zú xī
    成語解釋:
    足:值;惜:吝惜或可惜。形容怕死或死沒有價值。
    成語出處:
    《宋史·蘇洵傳》:“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足惜,有所恃則知至于必敗。”
    342

    受寵若驚

    成語拼音: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成語解釋:
    寵:賞識。因為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安。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辭特轉吏部侍郎表》:“受寵若驚,況被非常之命,事君無隱,敢傾至懇之誠。”
    343

    順德者吉,逆天者兇

    成語拼音:
    shùn dé zhě jí,nì tiān zhě xiōng
    成語解釋:
    順:依順;吉:吉利;逆:違逆;兇:幸。符合道德的就可到吉利,違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災禍
    成語出處:
    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你道順德者吉,逆天者兇,我怎肯二意三心,背義忘恩,有始無終。”
    344

    事緩則圓

    成語拼音:
    shì huǎn zé yuán
    成語解釋:
    碰到事情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到圓滿的解決。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345

    事款則圓

    成語拼音:
    shì kuǎn zé yuán
    成語解釋:
    碰到事情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到圓滿的解決。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事款則圓,你且住啼哭,休叫罵。”又第二十五回:“你老人家要著急,這可是急來的事,事款則圓。”
    346

    神龍見首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成語解釋:
    清趙執信《談龍錄》:“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全體?’”后以“神龍見首”指詩文跌宕多姿。
    成語出處:
    清·趙執信《談龍錄》:“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全體?’”
    347

    壽陵失步

    成語拼音:
    shòu líng shī bù
    成語解釋:
    《莊子 秋水》:“且子獨聞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后以“壽陵失步”比喻仿效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
    成語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聞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348

    事齊事楚

    成語拼音:
    shì qí shì chǔ
    成語解釋:
    事:侍奉;齊、楚:春秋時兩大強國。依附齊國呢?還是依附楚國?比喻處在兩強之間,罪任何一方。
    成語出處: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349

    殊途同歸

    成語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殊:同的。通過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同的方法而到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350

    殊涂同歸

    成語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語出《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本謂由同途徑達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同方法到相同結果。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
    351

    所向無敵

    成語拼音:
    suǒ xiàng wú dí
    成語解釋:
    沒有能敵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可當。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352

    隨踵而至

    成語拼音:
    suí zhǒ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前來。形容人來多,接連斷。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三》:“子來,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亦眾乎!”
    353

    藪中荊曲

    成語拼音:
    sǒu zhōng jí qǔ
    成語解釋:
    比喻品質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更壞。
    成語出處:
    354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成語拼音: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
    成語解釋:
    知:曉,知道。形容學問淵博,無所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吳國賢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經武律,以立其身。”
    355

    同歸殊途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語解釋:
    歸:歸宿;殊:同;途:道路。通過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同的方法而到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356

    投機取巧

    成語拼音:
    tóu jī qǔ qiǎo
    成語解釋:
    指用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現指付出艱苦的勞動;想靠小聰明來取成功。
    成語出處:
    陳毅《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中東》詩:“投機取巧最可恥。”
    357

    天理難容

    成語拼音:
    tiān lǐ nán róng
    成語解釋:
    雖然一時對惡人無可奈何;但覺上天會放過他。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才見冤冤相報,方信道天理難容。”
    358

    踏破鐵鞋無覓處

    成語拼音: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成語解釋:
    覓:尋找。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到,卻在無意中到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來全費工夫!”
    359

    通權達變

    成語拼音:
    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語解釋:
    通:懂;權:權宜;達:通曉;懂。通曉權宜;適應變化。指辦事死守常規;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只好通權達變,放在手下備用吧。”
    360

    啼笑皆非

    成語拼音:
    tí xiào jiē fēi
    成語解釋:
    哭也是;笑也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可笑。皆非:都是。
    成語出處: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敢,方驗作人難。”
    * 關于不得不的成語 形容不得不的成語 描述不得不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