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息的成語 (28個)
-
1
屏聲斂息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liǎn xī
- 成語解釋:
- 形容靜悄悄不出聲息。《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八回:“連連~,不敢作聲。”
- 成語出處:
- 《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漢·蔡邕《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臣邕怔營慚怖,屏氣累息,不知所自投處。”
-
2
經久不息
- 成語拼音:
- jīng jiǔ bù xī
- 成語解釋:
- 經:經過;息:停息。經過很長時間停不下來;多指掌聲或歡呼聲。
- 成語出處:
- 劉堅《草地晚餐》:“人群沸騰起來,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
-
3
樹欲靜而風不息
- 成語拼音:
-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xī
- 成語解釋:
- 靜:平靜;息:平息。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皋魚增感。”
-
4
孳孳不息
- 成語拼音:
- zī zī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孳孳:同“孜孜”,努力不懈的樣子。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不懈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魯丕傳》:“性沈深好學,孳孳不息。”
-
5
屏氣不息
- 成語拼音:
- bǐng qì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屏氣:抑制呼吸。閉住氣不呼吸,形容敬謹畏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
-
6
居諸不息
- 成語拼音:
- jū zhū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居諸:語助詞,借指光陰;息:停止,休息。時光不斷地推移。形容時光流逝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蕭綱《善覺寺碑銘》:“居諸不息,寒暑推移。”
-
7
息黥補劓
- 成語拼音:
- xī qíng bǔ yì
- 成語解釋:
- 謂修整面容殘缺,恢復本來面目。后用以喻改過自新。語本《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成玄英疏:“我雖
- 成語出處:
- 《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
8
川流不息
- 成語拼音:
- chuān liú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川:河流;流:流動;息:停止。①比喻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行永無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車馬、船只等往來不絕。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周興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
9
烽鼓不息
- 成語拼音:
- fēng gǔ bù xī
- 成語解釋:
- 烽鼓:烽火與戰鼓;息:停止。比喻戰亂不止。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晉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歲時不息。”
-
10
綿綿不息
- 成語拼音:
- mián mián bù xī
- 成語解釋:
- 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息:停止。指連續不斷
- 成語出處:
- 巴金《無題集·做一個戰士》:“我激蕩在這綿綿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
-
11
晝夜不息
- 成語拼音:
- zhòu yè bù xī
- 成語解釋:
- 晝夜:白天和黑夜;息:停止。日夜不停
- 成語出處:
- 唐·李世民《廢皇太子承乾為庶人詔》:“倡、優之技,晝夜不息,狗馬之娛,盤游無度。”
-
12
孜孜不息
- 成語拼音:
- zī zī bù xī
- 成語解釋:
- 孜孜:勤勉的樣子。指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題畫記》:“像他這樣孜孜不息、力求精進的人,既成者業已大有可硯,將來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
-
13
救黥醫劓
- 成語拼音:
- jiù qíng yī yì
- 成語解釋:
- 黥,刺面;劓,割鼻。均為古代刑罰。救黥醫劓,指醫治刺面之傷,補上割掉之鼻,謂恢復本來面目。語出《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
14
自強不息
- 成語拼音:
- zì qiáng bù xī
- 成語解釋: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成語出處: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15
綿綿不斷
- 成語拼音:
- mián mián bù duàn
- 成語解釋:
- 綿綿:延續不絕的樣子。接連不斷,一直延續下去。亦作“綿綿不息”、“綿綿不絕”、“綿延不絕”。
- 成語出處:
- 魏巍《地球的紅飄帶》:“天色灰蒙蒙的,彌漫的云霧遮蓋著山巒,那種無盡無休的貴州式的細雨綿綿不斷。”
-
16
流水游龍
- 成語拼音:
- liú shuǐ yóu lóng
- 成語解釋:
- 語本《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后因以“流水游龍”比喻川流不息的車馬。
- 成語出處:
- 語出《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不及遠矣。”
-
17
貞下起元
- 成語拼音:
- zhēn xià qǐ yuán
- 成語解釋:
-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環往復,周流不息。
- 成語出處:
- 《易 干》:“元亨利貞。”尚秉和注:“元亨利貞,即春夏秋冬,即東南西北,震元離亨兌利坎貞,往來循環,不忒不窮。”
-
18
鞭駑策蹇
- 成語拼音:
- biān nú cè jiǎn
- 成語解釋:
-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纂修書成辭恩命疏》:“蓋五年于茲,而今始克就,鞭駑策蹇,寧靡寸勞。”
-
19
日乾夕惕
- 成語拼音:
- rì qián xī tì
- 成語解釋:
- 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 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20
學無止境
- 成語拼音:
- xué wú zhǐ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 成語出處:
- 清·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 關于不息的成語 形容不息的成語 描述不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