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改的成語 (18個)
-
1
怙惡不悛
- 成語拼音:
- hù è bù quān
- 成語解釋:
- 一貫作惡;屢教不改。怙:堅持;悛:悔改。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
-
2
面不改容
- 成語拼音:
- miàn bù gǎi róng
- 成語解釋:
- 謂臉色不改變。形容遇到危難時,鎮定自若。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無懼怯。”
-
3
累教不改
- 成語拼音:
- lěi jiào bù gǎi
- 成語解釋: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成語出處:
-
4
不改其樂
- 成語拼音:
- bù gǎi qí lè
- 成語解釋:
- 不改變自有的快樂。指處于困苦的境況仍然很快樂。
- 成語出處:
- 《論語·雍也》:“一簞食,一飄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出不改其樂。”
-
5
屢教不改
- 成語拼音:
- lǚ jiào bù gǎi
- 成語解釋:
- 屢: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戮子》:“嘉靖末年,新鄭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屢戒不俊,因手刃之。”
-
6
死不改悔
- 成語拼音:
- sǐ bù gǎi huǐ
- 成語解釋:
- 到死也不肯改過悔悟。形容極其頑固;堅持錯誤。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少數極頑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著右派帽子進棺材。”
-
7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 成語拼音:
- xíng bù gēng míng,zuò bù gǎi xìng
- 成語解釋:
- 表示自己是個硬漢,對別人毫無隱瞞。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
-
8
一字不易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yi
- 成語解釋:
- 文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文藝傳中 孫逖》:“而逖尤精密,張九齡視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
9
面不改色
- 成語拼音:
- miàn bù gǎi sè
- 成語解釋:
- 面:顏面;色:顏色。顏容不改變顏色。形容遇到危險時從容鎮靜;毫不畏懼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
-
10
風雨不改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bù g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于惡劣環境中不變其節操。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鄭風 風雨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
11
怙惡不改
- 成語拼音:
- hù è bù gǎi
- 成語解釋:
- 怙:堅持。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眾仙布此惡陣?”
-
12
忠貞不渝
- 成語拼音:
- zhōng zhēn bù yú
- 成語解釋:
- 忠誠堅定;永不改變。忠:忠誠;貞:有操守;堅定;渝:改變。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
-
13
怙過不悛
- 成語拼音:
- hù guò bù quān
- 成語解釋:
- 堅持錯誤不改。
- 成語出處:
- 清·林則徐《傳諭唩嚟哆將澳門洋樓鴉片呈繳》:“倘再執迷不悟,不肯盡數繳呈,妄思存留售賣,是其有心違抗,怙過不悛。”
-
14
一成不變
- 成語拼音:
- yī chéng bù biàn
- 成語解釋:
- 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永不改變。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
15
因循茍安
- 成語拼音:
- yīn xún gǒu ān
- 成語解釋:
- 因循:照舊不改;茍安:茍且偷安。沿襲舊的一套,茍且偷安過日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他覺得北平人并不盡像他自己那么因循茍安。”
-
16
海枯石爛
- 成語拼音:
- hǎi kū shí làn
- 成語解釋:
- 枯:枯干;爛:朽爛。海水干涸;石頭朽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也作“石爛海枯”。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
17
鷹化為鳩,眾鳥猶惡其眼
- 成語拼音:
- yīng huà wéi jiū,zhòng niǎo yóu wù qí yǎ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
18
鷹化為鳩,猶憎其眼
- 成語拼音:
- yīng huà wéi jiū,yóu zēng qí yǎn
- 成語解釋:
- 鳩:斑鳩;憎:憎恨。鷹變化為斑鳩,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比喻外表變化,兇惡的本性不改,仍遭厭惡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鷹化為鳩,至于識者猶憎其眼。”
* 關于不改的成語 形容不改的成語 描述不改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