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濟的成語 (12個)
-
1
緩不濟急
- 成語拼音:
- huǎn bù jì jí
- 成語解釋:
- 緩:慢;濟:救助。緩慢的行動適應不了緊急的需要。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正愁緩不濟急,恰好有現任杭州織造的富周三爺,是門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門生帶來一萬銀子。”
-
2
不存不濟
- 成語拼音:
- bù cún bù jì
- 成語解釋:
- 支持不住,受不住。形容半死不活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七卷:“不存不濟,香肌瘦損,教俺縈方寸。”
-
3
時運不濟
- 成語拼音:
- shí yùn bù jì
- 成語解釋:
- 時機和命運不佳。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先對莫翁道:‘寄兒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來時運不濟,前日失了兩牛,今蹇驢又生病,寄兒看管不來。’”
-
4
生不逢辰
- 成語拼音:
- shēng bù féng chén
- 成語解釋:
- 出生就沒有碰上好時辰。形容時運不濟或慨嘆不被人賞識。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
5
饔飧不濟
- 成語拼音:
- yōng sūn bù jì
- 成語解釋:
- 同“饔飧不繼”。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一回:“今既饔飧不濟,我這里有白銀十兩,暫且拿去使用。”
-
6
命蹇時乖
- 成語拼音:
- mìng jiǎn shí guāi
- 成語解釋:
- 命運不濟,遭遇坎坷
- 成語出處:
- 明 沈采《千金記 遇仙》:“只恐命蹇時乖,且自存心守己。”
-
7
文齊福不齊
- 成語拼音:
- wén qí fú bù qí
- 成語解釋:
- 文:文采;齊:全。文才足夠嶄露頭角,可是命運不濟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
8
以不濟可
- 成語拼音:
- yǐ bù jì kě
- 成語解釋:
-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不濟可”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
- 成語出處:
-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不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
-
9
失時落勢
- 成語拼音:
- shī shí luò shì
- 成語解釋:
- 指時運不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若不是我失時落勢,怎生的便攬禍招危。”
-
10
有志無時
- 成語拼音:
- yǒu zhì wú shí
- 成語解釋:
- 有抱負而時運不濟。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趙歧傳》:“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志無時,命也奈何!”
-
11
月值年災
- 成語拼音:
- yuè zhí nián zāi
- 成語解釋:
- 謂時運不濟而遭災禍。
- 成語出處:
-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問甚么撞著喪們,管甚么逢著吊客,怕甚么月值年災,拼死在鶯花寨。” 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早是抱閑怨時乖運蹇,又添這害相思月值年災。
-
12
知小言大
- 成語拼音:
- zhì xiǎo yán dà
- 成語解釋:
- 知:通“智”。聰明才智不濟,說話口氣卻很大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李道宗傳》:“侯君集破高昌還,頗怨望。道宗嘗從容奏言:‘君集知小言大,且為戎首。’……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 關于不濟的成語 形容不濟的成語 描述不濟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