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滿的成語 (23個)
-
1
牢騷滿腹
- 成語拼音:
- láo sāo mǎn fù
- 成語解釋:
- 一肚子委曲、不滿的情緒。
- 成語出處:
- 錢鐘書《圍城》:“自己這一年來,牢騷滿腹,一觸即發。”
-
2
貪心不足
- 成語拼音:
- tān xīn bù zú
- 成語解釋:
-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并吾界!”
-
3
怨聲盈路
- 成語拼音:
- yuàn shēng yíng lù
- 成語解釋:
-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 成語出處:
- 《魏書·高肇傳》:“肇既當衡軸,每事任己,本無學識,動違禮度,好改先朝舊制,出情妄作,減削封秩,抑黜勛人。由是怨聲盈路矣。”
-
4
怨聲載路
- 成語拼音:
- yuàn shēng zài lù
- 成語解釋:
-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張廷珪傳》:“州縣征輸,星火逼迫,或謀計靡所,或鬻賣以充,怨聲載路,私氣未洽。”
-
5
載道怨聲
- 成語拼音:
- zài dào yuàn shēng
- 成語解釋:
- 怨恨之聲充滿道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 成語出處:
- 清·感惺《斷頭臺·受獻》:“笑雌黃舌饒,黑符心驕,綠豆兒眼小,博得個載道怨聲碧漢高。”
-
6
不逞之徒
- 成語拼音:
- bù chěng zhī tú
- 成語解釋: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
7
不平而鳴
- 成語拼音:
- bù píng ér míng
- 成語解釋:
- 平:公平;鳴:發出聲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 成語出處:
- 明·瞿佑《剪燈新話·令狐生冥夢錄》:“偶以不平而鳴,遽獲多言之咎。”
-
8
不平則鳴
- 成語拼音:
- bù píng zé míng
- 成語解釋:
- 鳴:發出聲音;指有所抒發或表示。事物不平靜就會發出響聲。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會發出不滿的呼聲和反抗。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
9
物不平則鳴
- 成語拼音:
-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 成語解釋:
- 平:公平;鳴:發出聲音。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發出不滿的呼聲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
10
玩世不恭
- 成語拼音:
- wán shì bù gōng
- 成語解釋: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成語出處: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11
玩世不羈
- 成語拼音:
- wán shì bù jī
- 成語解釋:
- 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
- 成語出處:
- 茅盾《清明前后》:“現在是深埋在黃夢英心深處了,被玩世不羈的外衣厚厚地覆蓋著了。”
-
12
腹誹心謗
- 成語拼音:
- fù fěi xīn bàng
- 成語解釋:
- 心懷不滿,暗中發泄。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
-
13
憤世嫉俗
- 成語拼音:
- fèn shì jí sú
- 成語解釋:
- 憤:憎惡;不滿;世、俗:指當時的社會現狀;嫉:仇恨。指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和各種習俗表示憤恨與憎惡。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雜說》:“然吾觀于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于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
-
14
魯連蹈海
- 成語拼音:
- lǔ lián dǎo hǎi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齊國人魯仲連不滿秦王稱帝的計劃,曾說,秦如稱帝,則蹈東海而死。后以“魯連蹈海”表示寧死而不受強敵屈辱的氣節、情操。
- 成語出處:
- 明·許時泉《武陵春》:“棄禮義而尚有功,魯連蹈海;墮名城以殺豪杰,李耳出關。”
-
15
抔土巨壑
- 成語拼音:
- póu tǔ jù hè
- 成語解釋: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滿巨大的深溝。形容得少失多,兩者懸殊
- 成語出處:
- 金·元好問《學東坡移居》詩:“得損不相償,抔土填巨壑。”
-
16
五鬼鬧判
- 成語拼音:
- wǔ guǐ nào pàn
- 成語解釋:
- 許多小鬼戲弄判官。劇目名。舊時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對自己不滿或輕蔑的人所戲弄。
- 成語出處:
- 魯迅《小說舊聞鈔·三保太監西洋記》:“惟其中有五鬼鬧判一語,不知所出;以問余,亦無以應也。”
-
17
秀才造反
- 成語拼音:
- xiù cái zào fǎn
- 成語解釋:
- 舊指知識分子對現實不滿;有所反抗、斗爭。比喻軟弱無力;難以成功。秀才:舊時一般儒生的泛稱;造反:反叛朝廷。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再作道理。”
-
18
得步進步
- 成語拼音:
- dé bù jìn bù
- 成語解釋:
- 已進了一步,還要向前進一步。比喻野心大,貪心永不滿足。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寧失敗后,法人得步進步,海疆處處戒嚴。”
-
19
矯時慢物
- 成語拼音:
- jiǎo shí màn wù
- 成語解釋:
- 矯時,矯正時俗。慢,傲慢。指對現實不滿,態度傲慢。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彌衡傳》:“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
-
20
晉陽之甲
- 成語拼音:
- jìn yáng zhī jiǎ
- 成語解釋:
- 指地方官吏因不滿朝廷而舉兵為興“晉陽之甲”。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定公十三年》載:晉趙鞅興晉陽之甲,以清君側為名,逐荀寅、士吉射。
* 關于不滿的成語 形容不滿的成語 描述不滿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