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拉西扯的成語 (13個)
-
1
指東畫西
- 成語拼音:
- zhǐ dōng huà xī
- 成語解釋:
- 指說話時的手勢動作。比喻說話避開主題,東拉西扯。
- 成語出處: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道閑禪師》:“到處插語,指東劃西,舉古舉今。”
-
2
指東劃西
- 成語拼音:
- zhǐ dōng huá xī
- 成語解釋:
- 亦作“指東畫西”。①謂說話東拉西扯。②比喻說話時以手勢比畫動作。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四:“說青道黃,指東劃西。”
-
3
指東話西
- 成語拼音:
- zhǐ dōng huà xī
- 成語解釋:
- 猶言東拉西扯。謂說話文不對題或空言不實。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三荷包再問問他,他便指東話西,一味支吾。又說:“臨時我自來照料。”又說:“連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無可奈何,只得辭了出來,又與丁師爺商量。”
-
4
胡枝扯葉
- 成語拼音:
- hú zhī chě yè
- 成語解釋:
- 亦作“胡支扯葉”。東拉西扯,不著邊際。
- 成語出處:
- 《金瓶梅詞話》第三七回:“瓶兒道:‘你這老貨偏有這些胡枝扯葉的。你明日不來,我和你答話。’”
-
5
苦繃苦拽
- 成語拼音:
- kǔ bēng kǔ yè
- 成語解釋:
- 繃:拉緊;拽:用力拉。苦苦地東拉西扯,湊集錢財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一回:“向日那些舊朋友,還道是昔日的晃大舍,苦繃苦拽,或當借了銀錢,或損折了器服,買了禮,都來與晃大舍接風。”
-
6
東拉西扯
- 成語拼音:
- dōng lā xī chě
- 成語解釋:
- 拉、扯:閑談。沒有明確話題地聊天;也指說話寫文章條理紊亂;不緊扣中心議題。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更有一種可笑的,肚子里原沒有什么,東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還自以為博奧。”
-
7
夾七夾八
- 成語拼音:
- jiā qī jiā bā
- 成語解釋:
- 指說話東拉西扯,混雜不清。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朱世遠原有怕婆之病,憑他夾七夾八,自罵自止,并不敢開言。”
-
8
數黃道黑
- 成語拼音:
- shu huang dao hei
- 成語解釋:
- 數落著黃的又說著黑的。形容說話羅索,東拉西扯。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9回:“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數黃道黑,真個像死了人一樣。”
-
9
泡蘑菇
- 成語拼音:
- pào mó gū
- 成語解釋:
- 故意東拉西扯或糾纏來拖延時間
- 成語出處: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16章:“你別泡蘑菇,快說痛快話!”
-
10
牽絲扳藤
- 成語拼音:
- qiān sī bān t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東拉西扯地攀附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你到底有啥心事?爽爽快快說。牽絲扳藤,惹得人肚腸根癢。”
-
11
牽絲攀藤
- 成語拼音:
- qiān sī pān té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東拉西扯地攀附。
- 成語出處:
- 唐弢《尺素書》:“出版過有關魯迅的書籍,而后牽絲攀藤,將自己打扮成獨一無二的‘魯迅專家’。”
-
12
東扯葫蘆西扯瓢
- 成語拼音:
-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
- 成語解釋:
- 說話東扯西拉
- 成語出處:
- 柯藍《瀏河十八彎》:“你少東扯葫蘆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發癲,想起去查賬了。”
-
13
東扯西拉
- 成語拼音:
- dōng chě xī lā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 成語出處:
- 《官場現形記》第五三回:“制臺問了幾句話,虧他東扯西拉,居然沒有露出馬腳。”
* 關于東拉西扯的成語 形容東拉西扯的成語 描述東拉西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