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兩眼的成語 (12個)
-
1
兩眼一抹黑
- 成語拼音:
- liǎng yǎn yī mā hēi
- 成語解釋:
- 瞎眼。比喻對周圍情況一無所知
- 成語出處:
-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兩眼一抹黑兩耳不聞窗外事就在文學本體上倒騰先謂語后主語光動詞沒名詞一百多句不點標點看暈一個算一個!”
-
2
兩眼墨黑
- 成語拼音:
- liǎng yǎn mò h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陌生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但他是初到省的人員,兩眼墨黑,他不認得上司,上司也不認得他。”
-
3
兩眼漆黑
- 成語拼音:
- liǎng yǎn qī hēi
- 成語解釋:
- 比喻十分陌生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此番到吏部打點,正愁著兩眼漆黑,不知門徑,現在找到個人可以指點,豈不甚妙?”
-
4
撐眉努眼
- 成語拼音:
- chēng méi nǔ yǎn
- 成語解釋:
- 撐:豎起;努眼:把眼睛張大。雙眉飛揚,兩眼圓瞪。比喻神情威嚴,為人專斷強橫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答或人》:“其知之者撐眉努眼,喝罵將去,便謂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
5
淚眼汪汪
- 成語拼音:
- lèi yǎn wāng wāng
- 成語解釋:
- 汪汪:滿眼淚水的樣子。兩眼充滿淚水。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評話 梁史》卷上:“黃巢聽得憑地說,不覺淚眼汪汪。”
-
6
眼花耳熱
- 成語拼音:
- yǎn huā ěr rè
- 成語解釋:
- 兩眼昏眩,雙耳燥熱。形容飲酒微醉時的感覺。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俠客行》詩:“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
7
醉眼朦朧
- 成語拼音: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朦朧:模糊不清。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杜介送魚》:“醉眼朦朧覓歸路,松江煙雨晚疏疏。”
-
8
醉眼蒙朧
- 成語拼音: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醉后兩眼模糊不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只見美娘吃得大醉,侍女扶將進來,到于門首,醉眼蒙朧。”
-
9
脈脈含情
- 成語拼音:
- mò mò hán qíng
- 成語解釋:
- 脈脈:兩眼凝神,要向別人訴說心曲的樣子。飽含溫情,默默地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動默然地表達情意。
- 成語出處:
- 明 劉基《尉遲杯 水仙花》:“空將淚滴珠璣,脈脈含情無語。”
-
10
七竅生煙
- 成語拼音:
- qī qiào shēng yān
- 成語解釋:
- 七竅:指兩耳、兩眼、兩鼻孔和口。形容氣憤至極;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來。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78回:“忽聞此言,嚇得三尺神散,七竅生煙。”
-
11
耳鳴目眩
- 成語拼音:
- ěr míng mù xuàn
- 成語解釋:
- 眩:眩暈。兩耳作響,兩眼眩暈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78回:“忽覺耳鳴目眩,支持不住。”
-
12
七竅流血
- 成語拼音:
- qī qiào liú xuè
- 成語解釋:
- 七竅:指人頭上的七個孔,即兩眼、兩耳、兩鼻孔和口。口鼻等處往外流血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5回:“那婦人揭起被來,見了武大咬牙切齒,七竅流血,怕將起來。”
* 關于兩眼的成語 形容兩眼的成語 描述兩眼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