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要的成語 (17個)
-
1
動中窾要
- 成語拼音:
- dòng zhōng zhe yào
- 成語解釋:
- 動:常常,動不動。中:切中,打中。窾:空處、中空。要:要害。要:引申為要害、關鍵。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世增傳》:“文書往復,惟家銘隨方應付,動中窾要,歷任總督皆倚重之,以縣丞擢知府。”
-
2
動中肯綮
- 成語拼音:
- dòng zhòng kěn qìng
- 成語解釋:
- 動: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結合的地方,比喻問題的關鍵。指常常擊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
3
切中時弊
- 成語拼音:
- qiè zhòng shí bì
- 成語解釋:
- 切:切合;中:恰好對上;弊:弊病。剛好擊中現時的弊病;比喻批評時事能擊中要害。
- 成語出處:
- 宋 蘇舜欽《詣匭疏 景祐五年》:“旬余日來,聞頗有言事者,其間豈無切中時弊,而絕不聞朝廷從而行之。”
-
4
深中肯綮
- 成語拼音:
- shēn zhōng kěn qì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分析深刻,能擊中要害,或能說到點子上。
- 成語出處:
-
5
擊中要害
- 成語拼音:
- jī zhòng yào hài
- 成語解釋: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為重要部門或問題的關鍵。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來歙傳》:“臣夜入定后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
6
切中要害
- 成語拼音:
- qiē zhōng yào hài
- 成語解釋:
- 指批評恰到事物的緊要處
- 成語出處:
- 林語堂《看見碧姬芭杜的頭發談小品文》:“亦可于偶語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
7
恰中要害
- 成語拼音:
- qià zhòng yào hài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8
鞭辟近里
- 成語拼音:
- biān bì jìn lǐ
- 成語解釋: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成語出處:
- 宋 程顥《師訓》:“學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
-
9
鞭辟入里
- 成語拼音:
- biān pì rù lǐ
- 成語解釋: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成語出處:
-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
10
匕首投槍
- 成語拼音:
- bǐ shǒu tóu qiāng
- 成語解釋:
- 匕首:短劍。比喻短小犀利擊中要害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發聾振聵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 關于中要的成語 形容中要的成語 描述中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