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交換的成語 (6個)
-
1
等價交換
- 成語拼音:
- děng jià jiāo huàn
- 成語解釋:
- 相同的價值進行平等交易
- 成語出處:
-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大家按等價交換的原則來互相幫助,解決勞力不足牲畜缺的困難。”
-
2
交能易作
- 成語拼音:
- jiāo néng yì zuò
- 成語解釋:
- 謂交換各業的勞動成果而互相獲益。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治國》:“故先王使農、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
3
日中為市
- 成語拼音:
- rì zhōng wéi shì
- 成語解釋:
- 日中:太陽當頭,指正午;市:做買賣。中午進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換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區的商業活動情形。
- 成語出處:
- 《易·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4
物物交換
- 成語拼音:
- wù wù jiāo huàn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5
析骸易子
- 成語拼音:
- xī hái yì zǐ
- 成語解釋:
- 拆尸骨為炊,交換孩子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參見“析骸以爨”。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來歙傳》:“昔宋執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禍。”
-
6
易子而食
- 成語拼音:
- yì zǐ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關于交換的成語 形容交換的成語 描述交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