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人的成語 (36個)
-
1
至親骨肉
- 成語拼音:
- zhì qīn gǔ ròu
- 成語解釋:
- 至親:關系最近的親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最親近的親屬。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面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
-
2
至親好友
- 成語拼音:
- zhì qīn hǎo yǒu
- 成語解釋:
- 關系至深的親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關系最密切的親人、朋友。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就中有引禮贊禮的人,叫做'儐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親好友中間,有禮度熟閑,儀容出眾,聲音響亮的,眾人就推舉他做了。”
-
3
眾散親離
- 成語拼音:
- zhòng sàn qīn lí
- 成語解釋:
- 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 成語出處:
- 《晉書·慕容垂傳》:“淮南之敗,眾散親離,而垂侍衛圣躬,誠不可志。”
-
4
親痛仇快
- 成語拼音:
- qīn tòng chóu kuài
- 成語解釋:
- 仇:敵人;親:自己人。使親人悲痛;卻使敵人高興。
- 成語出處:
- 漢 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
-
5
眾叛親離
- 成語拼音:
- zhòng pàn qīn lí
- 成語解釋:
- 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離:離開;背。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
6
安忍無親
- 成語拼音:
- ān rěn wú qīn
- 成語解釋:
- 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
7
舉目無親
- 成語拼音:
- jǔ mù wú qīn
- 成語解釋: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成語出處:
- 唐 薛調《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目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
8
舉眼無親
- 成語拼音:
- jǔ yǎn wú qīn
- 成語解釋:
- 抬頭看,看不見一個親人。比喻孤單無依,人地生疏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我舉眼無親,見了你,如見我女兒一般。”
-
9
暮云親舍
- 成語拼音:
- mù yún qīn shě
- 成語解釋:
- 親:父母,親人;舍:居所。比喻客居他鄉,思念親人
- 成語出處:
- 明·康海《王蘭卿》第二折:“他那里眼巴巴望不見暮云親舍,想人生最苦離別,他可也官差不自由。”
-
10
親戚朋友
- 成語拼音:
- qīn qī péng yǒu
- 成語解釋:
- 親人、朋友及姻親關系等人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會親戚朋友,安排小酌為何?”
-
11
每逢佳節倍思親
- 成語拼音:
-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 成語解釋:
- 倍:更加;思:思念。每到節日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
- 成語出處:
-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12
骨肉之恩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zhī ēn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恩:親愛。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8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
13
孤兒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
14
骨肉離散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lí sàn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成語出處: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15
白云青舍
- 成語拼音:
- bái yún qīng sh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異鄉思念親人
- 成語出處:
-
16
骨肉私情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sī qíng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
17
骨肉團圞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tuán luán
- 成語解釋:
-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指親人離而復聚
- 成語出處:
- 明·謝讜《四喜記·瓊英入宮》:“骨肉團圞樂正濃,一封丹詔實相從,恩承淑女榮非愿,割愛雙親恨怎窮。”
-
18
骨肉之情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zhī qíng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惻嗚咽。”
-
19
情深骨肉
- 成語拼音:
- qíng shēn gǔ ròu
- 成語解釋:
- 骨肉:比喻至親。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比親人還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 成語出處:
- 《周書·于謹傳》:“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爭之。”
-
20
知疼著熱
- 成語拼音:
- zhī téng zháo rè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親生的,正在乎知疼著熱,才是兒子。”
* 關于親人的成語 形容親人的成語 描述親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