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君的成語 (8個)
-
1
仁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rén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仁:仁愛。舊稱好心腸的正派人。亦用作反語諷刺偽君子。
- 成語出處:
- 《晉書 刑法志》:“刑之則止,而加之斬戮,戮過其罪,死不可生,縱虐于此,歲以巨計,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聞,而況行之政乎?”
-
2
淑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shū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淑:溫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賢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 成語出處:
- 《詩經·曹風·鸤鳩》:“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
3
大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dà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大人:古代尊稱;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備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中宗》:“庸人視之,如推車于太行之險,大人君子視之,一葦可杭之淺者也。”
-
4
賢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xián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指有才有德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明必得賢科》:“凡賢人君子,未嘗不思效用,但無其類獲進,所以湮沒于時。”
-
5
正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镈相附離,多中傷正人君子。”
-
6
寡人之疾
- 成語拼音:
- guǎ rén zhī jí
- 成語解釋: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成語出處: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
7
負乘斯奪
- 成語拼音:
- fù chéng sī duó
- 成語解釋:
- 語出《易·系辭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后以“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后以“負乘斯奪”指才德不稱其職會招致禍患。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
-
8
神功圣化
- 成語拼音:
- shén gōng shèng huà
- 成語解釋:
- 指帝王的功績和教化。舊時對人君的頌揚之辭。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任臣策下》:“興利除害甚于嗜欲,攘擊奸惡如報私仇,首尾數年之間遂成冠古之治,雖神功圣化敏妙自然,亦此曹獻替可否之力也。”
* 關于人君的成語 形容人君的成語 描述人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