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正的成語 (12個)
-
1
清廉正直
- 成語拼音: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
- 成語解釋:
- 清白廉潔,為人正直不阿。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奸劫弒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猶上高陵之顛,墮峻溪之下以求生,兇不幾矣。”
-
2
清正廉潔
- 成語拼音:
-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 成語解釋:
- 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
- 成語出處:
- 陸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為有很多人開始時都是想當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天長日久之后就忘記了初衷。”
-
3
守正不撓
- 成語拼音:
- shǒu zhèng bù náo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人、做事堅守正道而不屈從。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君子獨處守正,不橈眾枉。”
-
4
正大高明
- 成語拼音:
- zhèng dà gāo mí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為人正直,學識高超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學,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實耳。”
-
5
端人正士
- 成語拼音:
- duān rén zhèng shì
- 成語解釋:
- 指端莊正直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80卷:“他好放肆,見端人正士以禮自持,卻恐他來檢點。”
-
6
目不茍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gǒu shì
- 成語解釋:
- 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 成語出處:
- 明·李贄《卓吾論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長七尺,目不茍視。”
-
7
義膽忠肝
- 成語拼音:
- yì dǎn zhōng gān
- 成語解釋:
- 指為人正直忠貞。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七二回:“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
8
直諒多聞
- 成語拼音:
- zhí liàng duō wén
- 成語解釋:
- 直:正直;諒:信實;多聞: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
- 成語出處:
- 《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
9
錚錚有聲
- 成語拼音:
- zhēng zhēng yǒu shēng
- 成語解釋:
- 錚錚:金屬相擊聲。比喻為人正直,名聲很好。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復社中錚錚有聲,豈肯為此?”
-
10
正人君子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jūn zǐ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镈相附離,多中傷正人君子。”
* 關于人正的成語 形容人正的成語 描述人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