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優勢的成語 (12個)
-
1
虎落平陽
- 成語拼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成語解釋:
- 老虎離開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權有勢者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2
虎落平川
- 成語拼音: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成語解釋:
-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權有勢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3
博采眾長
- 成語拼音: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博:廣泛;采:采納;長:長處;優勢。廣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優點、長處。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劉芳傳》:“考括墳籍,博采群議。”
-
4
東風壓倒西風
- 成語拼音:
-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
- 成語解釋:
-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對立的兩方,一方壓倒另一方。現比喻革命力量對于反動勢力占壓倒的優勢。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琴《紅樓夢》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
5
如山壓卵
- 成語拼音:
- rú shān yā luǎn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絕對優勢對付劣勢。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劉崇烏合之眾,茍遇王師,必如山壓卵耳。”
-
6
不敗之地
- 成語拼音:
- bù bài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的境地。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敗之地。”
-
7
固壁清野
- 成語拼音:
- gù bì qīng yě
- 成語解釋:
- 固壁,謂加固壁壘,使敵不易攻擊;清野,謂轉移人口、物資,使敵無所獲取。這是對付優勢入侵敵人的一種策略。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李渾傳》:“社客(崔社客)宿將多謀,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
8
各個擊破
- 成語拼音:
- gè gè jī pò
- 成語解釋:
- 各個:逐個;擊:攻。軍事術語。指利用優勢兵力將被分割開的敵軍一部分一部分消滅。有時也比喻將問題逐個解決。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集中紅軍相機應付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
-
9
據高臨下
- 成語拼音:
- jù gāo lín xià
- 成語解釋:
- 憑借高處俯控低處,指憑仗優勢地位足以控制別人
- 成語出處:
- 清 鄭觀應《盛世危言 邊防一》:“蓋有土壘,則據高臨下,敵必不克驟攻。”
-
10
勝人一籌
- 成語拼音:
- shèng rén yī chóu
- 成語解釋:
- 占有優勢,比較起來,勝過別人一點
- 成語出處:
-
11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 成語拼音:
-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hòu xià shǒu zāo yāng
- 成語解釋:
- 指先于別人行動,可以取得優勢,遲于別人就會遭遇禍殃
- 成語出處:
- 張恨水《啼笑姻緣》第13回:“得,就是這樣辦,這叫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
12
以鎰稱銖
- 成語拼音:
- yǐ yì chēng zhū
- 成語解釋:
- 用鎰同銖相比,表示力量處于絕對優勢。
- 成語出處:
- 《孫子·形》:“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王皙注:“言銖、鎰者,以明輕重之至也。”
* 關于優勢的成語 形容優勢的成語 描述優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