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優缺點的成語 (11個)
-
1
摘瑕指瑜
- 成語拼音:
- zhāi xiá zhǐ yú
- 成語解釋:
- 謂揭示優缺點。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送徐太府見可入計序》:“士之執舉子業者盈庭,公摘瑕指瑜,無不心折。”
-
2
舍短用長
- 成語拼音:
- shě duǎn yò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采用其長處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應詔言朝政缺失》:“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制作新法,以利天下,是宜與眾共之,舍短用長,以求其善。”
-
3
瑕瑜互見
- 成語拼音:
- xiá yú hù jiàn
- 成語解釋:
- 瑜:玉的光澤;見:顯露。比喻優點;缺點都有。
- 成語出處: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升庵論文,瑕瑜互見。”
-
4
抉瑕掩瑜
- 成語拼音:
- jué xiá yǎn yú
- 成語解釋:
- 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點,埋沒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和短處,而抹煞其優點和長處。
- 成語出處:
- 唐 嚴郢《駁議呂諲》:“今太常議荊南之政詳矣……乃抉瑕掩瑜之論,非中適之言也。”
-
5
瑕不掩瑜
- 成語拼音:
- xiá bù yǎn yú
- 成語解釋:
- 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的光彩。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6
瑕不掩玉
- 成語拼音:
- xiá bù yǎn yù
- 成語解釋:
- 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點,缺點是次要的,優點是主要的
- 成語出處:
- 宋·邵博《聞見后錄》第四卷:“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玉。”
-
7
舍短從長
- 成語拼音:
- shě duǎn có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汲取其長處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記》:“如或一言拔俗,一事出群,亦當舍短從長,隨才授任。”
-
8
舍短錄長
- 成語拼音:
- shě duǎn lù cháng
- 成語解釋:
- 舍:放棄;短:短處,缺點;錄:采納;長:長處,優點。指舍棄其缺點,汲取其長處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丞相魏國陳正獻公行狀》:“謂宜廣收博采,舍短錄長,用之繩墨之外,責以事業之成,勿拘小節,勿課近效。”
-
9
舍短取長
- 成語拼音:
- shě duǎn qǔ cháng
- 成語解釋:
- 短:短處,缺點;長:長處,優點。不計較別人缺點,取其長處,予以錄用。
- 成語出處:
- 《漢書·藝文志》:“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
10
瑜百瑕一
- 成語拼音:
- yú bǎi xiá yī
- 成語解釋:
- 比喻優點多而缺點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 成語出處:
-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五:“觀玩全書,瑜百瑕一,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
11
瑜不掩瑕
- 成語拼音:
- yú bù yǎn xiá
- 成語解釋:
- 比喻優點掩蓋不了缺點。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聘義》:“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關于優缺點的成語 形容優缺點的成語 描述優缺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