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威的成語 (10個)
-
1
擅作威福
- 成語拼音:
- shàn zuò wēi fú
- 成語解釋:
- 擅:自作主張。濫用職權,作威作福。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方今漢朝獻帝在位,被那董卓專權,擅作威福,生殺由己。”
-
2
作福作威
- 成語拼音:
- zuò fú zuò wēi
- 成語解釋:
- 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后用以形容妄自尊大,濫用權勢。
- 成語出處:
- 語出《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
3
作威作福
- 成語拼音:
- zuò wēi zuò fú
- 成語解釋:
- 作威:橫行霸道;作福:奢侈享樂。原指國君專行賞罰;獨攬威權。現形容耀武揚威;橫行霸道。
- 成語出處:
- 《尚書 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
4
下車作威
- 成語拼音:
- xià chē zuò wēi
- 成語解釋:
- 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后泛指一開頭就向對方顯示一點厲害。
- 成語出處:
- 《漢書·序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
-
5
下馬作威
- 成語拼音:
- xià mǎ zuò wēi
- 成語解釋:
-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嚴法處理下屬樹立威風。泛指先給對方一點厲害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郡,畏其下馬作威,吏民竦息。”
-
6
蹈厲之志
- 成語拼音:
- dǎo lì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
-
7
花花太歲
- 成語拼音:
- huā huā tài suì
- 成語解釋:
- 太歲:原指傳說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著華麗,不務正業,只專心于吃喝玩樂的官宦和土豪。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楔子:“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再沒雙。”
-
8
鼠技虎名
- 成語拼音:
- shǔ jì hǔ míng
- 成語解釋:
- 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蟲小技敢冒老虎的威名。指當權者作威作福欺壓百姓
- 成語出處:
- 《雪濤小說》:“夫至于挾鼠技,冒虎名,立民上者皆鼠輩。”
-
9
依草附木
- 成語拼音:
- yī cǎo fù mù
- 成語解釋:
-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 成語出處: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
10
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成語拼音:
-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
- 成語解釋:
-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作威作福
- 成語出處:
- 唐·高武仲《中興間氣集》:“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關于作威的成語 形容作威的成語 描述作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