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學問的成語 (5個)
-
1
鞭辟近里
- 成語拼音:
- biān bì jìn lǐ
- 成語解釋: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成語出處:
- 宋 程顥《師訓》:“學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
-
2
鞭辟入里
- 成語拼音:
- biān pì rù lǐ
- 成語解釋: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成語出處:
-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
3
經史百子
- 成語拼音:
- jīng shǐ bǎi zǐ
- 成語解釋: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
-
4
經史百家
- 成語拼音:
- jīng shǐ bǎi jiā
- 成語解釋:
- 經: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家:諸子百家之學。指各方面的學問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六卷:“那詩書是本等,就是經史百家,也多涉獵過的。”
-
5
三人行,必有我師
- 成語拼音:
-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
- 成語解釋: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關于作學問的成語 形容作學問的成語 描述作學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