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依仗的成語 (19個)
-
1
仗勢欺人
- 成語拼音:
- zhàng shì qī rén
- 成語解釋: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種權勢欺壓別人。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他憑師友,君子務本;你倚父兄,仗勢欺人。”
-
2
倚勢欺人
- 成語拼音:
- yǐ shì qī rén
- 成語解釋:
-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種權勢欺壓人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58回:“你強娶民女,私搶少婦,勾串地方官倚勢欺人,又抗旨不遵。”
-
3
有恃無恐
- 成語拼音:
- yǒu shì wú kǒng
- 成語解釋:
-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無所畏懼;毫無顧忌。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六年》:“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
-
4
負隅依阻
- 成語拼音:
- fù yú yī zǔ
- 成語解釋:
- 負:依仗;隅:同“嵎”,角落或山勢彎曲險要之處。憑恃地勢的險阻,進行抵抗或固守
- 成語出處:
- 漢·馬融《廣成頌》:“負隅依阻,莫敢嬰御。”
-
5
敲詐勒索
- 成語拼音:
- qiāo zhà lè suǒ
- 成語解釋: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成語出處:
- 曲波《林海雪原》:“專門糾察庫侖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為非作歹,敲詐勒索,無惡不作。”
-
6
恃強凌弱
- 成語拼音:
- shì qiáng líng ruò
- 成語解釋:
- 凌:欺凌。依仗強大,欺侮弱小。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凌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
7
有所恃而不恐
- 成語拼音:
- yǒu suǒ shì ér bù kǒng
- 成語解釋:
- 恃:倚仗;恐:害怕。因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但是仍然需要建立中心區域的堅實基礎,以備白色恐怖到來時有所恃而不恐。”
-
8
恃強欺弱
- 成語拼音:
- shì qiáng qī ruò
- 成語解釋:
- 恃:依靠,憑借;欺:欺侮。依仗強大欺負弱小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8回:“齊恃強欺弱,奪我汶陽之田,今日請還。”
-
9
摧折豪強
- 成語拼音:
- cuī zhé háo qiáng
- 成語解釋:
- 摧:折斷。打擊依仗權勢橫行不法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書·嚴延年傳》:“其治務在摧折豪強,扶助貧弱。”
-
10
負固不悛
- 成語拼音:
- fù gù bù quān
- 成語解釋:
- 負固:依仗地勢險固;悛:改悔。倚恃險阻而不臣服
- 成語出處:
- 《全相秦并六國平話》下卷:“若負固不悛,執迷不返,則命將遣師剿平諸國。”
-
11
負隅頑抗
- 成語拼音:
- fù yú wán kàng
- 成語解釋:
- 憑借險要地勢;頑強抵抗。負:憑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
12
虎威狐假
- 成語拼音:
- hǔ wēi hú jiǎ
- 成語解釋:
- 假:假借,憑借。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去欺壓別人
- 成語出處:
- 北周·庾信《哀江南詩》:“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
13
矜功恃寵
- 成語拼音:
- jīn gōng shì chǒng
- 成語解釋:
-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寵。
- 成語出處:
- 《魏書 王衛儀傳》:“太祖以儀器望,待之尤重,數幸其第,如家人禮。儀矜功恃寵,遂與宜都公穆崇謀為亂。”
-
14
以強凌弱
- 成語拼音:
- jǐ qiáng líng ruò
- 成語解釋:
- 凌:侵犯;欺侮。依仗自己的強大或者人多去欺壓弱小者。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
15
社鼠城狐
- 成語拼音:
- shè shǔ chéng hú
- 成語解釋:
- 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做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 成語出處:
- 宋 李綱《八月十一日次茶陵縣入界湖南有感》詩:“巨蠹推窮付囹圄,社鼠城孤掃巢穴。”
-
16
挾朋樹黨
- 成語拼音:
- xié péng shù dǎng
- 成語解釋:
- 朋:互相勾結的同類人。依仗同類,樹立黨派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恩幸傳論》:“外無逼主之嫌,內無專用之功,勢傾天下,未之或悟,挾朋樹黨,政以賄成。”
-
17
引虎自衛
- 成語拼音:
- yǐn hǔ zì wèi
- 成語解釋:
-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
18
一手遮天
- 成語拼音:
- yī shǒu zhē tiān
- 成語解釋: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 成語出處:
- 唐 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19
一掌遮天
- 成語拼音:
- yī zhǎng zhē tiān
- 成語解釋: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 成語出處:
-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章:“潑婦罵街似地指著三姨太:‘你還敢一掌遮天嗎?’”
* 關于依仗的成語 形容依仗的成語 描述依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