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人情的成語 (10個)
-
1
通情達理
- 成語拼音:
- tōng qíng dá lǐ
- 成語解釋:
- 對事理認識得透徹、明了。指說話、做事很講情理。通、達:明白、通曉。通達人情事理。
- 成語出處:
-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記》:“還是這位師兄通情達理,請坐奉茶。”
-
2
借花獻佛
- 成語拼音:
- jiè huā xiàn fó
- 成語解釋:
- 用別人的花進獻給菩薩。比喻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
- 成語出處:
- 元 蕭德祥《殺狗勸夫》:“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
-
3
一人做事一人當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zuò shì yī rén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承擔。一個人做出的事情自己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豈敢連累父母?”
-
4
一身做事一身當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24回:“我一身做事一身當,既有本事打了這強徒,那里等得他去調兵?”
-
5
強人所難
- 成語拼音:
- qiǎng rén suǒ nán
- 成語解釋: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
-
6
事在人為
- 成語拼音:
- shì zài rén wéi
- 成語解釋:
-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
7
壯夫不為
- 成語拼音:
- zhuàng fū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壯夫:具有雄心壯志的人,指成年人。成年人是不做的。指事情輕微細小,不值得一做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
8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成語拼音:
-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 成語解釋:
- 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蕩》:“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9
定心丸
- 成語拼音:
- dìng xīn wán
- 成語解釋:
- 一種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藥。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緒的話語或做法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21章:“于是像吃了副定心丸,立刻由驚恐轉為坦然。”
-
10
裝妖作怪
- 成語拼音:
- zhuāng yāo zuò guài
- 成語解釋:
- 裝扮妖怪騙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測。
- 成語出處:
- 清 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 白堤政跡》:“只應送來這些詩,不是陳腐,就是抄襲,若要新奇,便裝妖作怪,無一首看得上眼。”
* 關于做人情的成語 形容做人情的成語 描述做人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