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到的成語 (23個)
-
1
說到做到
- 成語拼音:
- shuō dào zuò dào
- 成語解釋:
- 言行一致,說過的話一定用行動實現
- 成語出處:
- 莫應豐《將軍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說到做到。”
-
2
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
- 成語拼音:
- qiǎo fù zuò bù dé wú miàn bó tuō
- 成語解釋:
- 馎饦:湯餅。如果沒有米面,最靈巧的媳婦也做不出飯食來。比喻缺乏必要的條件,事情不可能做到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又壬寅夏書》:“富家之積蓄皆盡矣,若今更不雨,恐巧婦做不得無面馎饦。”
-
3
適可而止
- 成語拼音:
- shì kě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做到適當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
-
4
絕后光前
- 成語拼音:
- jué hòu guāng qián
- 成語解釋:
- 絕:斷絕;光:光大,擴充。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難以做到的事。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
- 成語出處:
- 宋 洪邁《容齋四筆 藍田丞壁記》:“而堤文友拔超峻,光前絕后,以柳視之,殆猶碔砄之美玉也。”
-
5
力所不及
- 成語拼音:
- lì suǒ bù jí
- 成語解釋:
- 及:達到。憑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惠洪《石門文字禪》:“平生所未見之文,公力所不及之義,備聚其中。”
-
6
徙木為信
- 成語拼音:
- xǐ mù wéi xìn
- 成語解釋:
- 徙:遷移;信:信用。指說到做到,言而有信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有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
7
言之不渝
- 成語拼音:
- yán zhī bù yú
- 成語解釋:
- 渝:改變,違背。說出的話不改變,即說到做到
- 成語出處:
- 晉·陸機《遂志賦》:“任窮達以逝止,亦進仕而退耕;庶斯言之不渝,抱耿介以成名。”
-
8
摧枯折腐
- 成語拼音:
- cuī kū zhé fǔ
- 成語解釋:
- 折斷枯樹枝爛木頭。比喻極容易做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耿弇傳》:“反覆數十日,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
9
發蒙振落
- 成語拼音:
- fā méng zhèn luò
- 成語解釋:
- 蒙:遮蓋,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搖動。把蒙在物體上的東西揭掉,把將要落的樹葉摘下來。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好直諫,守節死義,難惑以非。至如說丞相弘,如發蒙振落耳。”
-
10
躬行節儉
- 成語拼音:
- gōng xíng jié jiǎn
- 成語解釋:
- 躬行:親自踐行。親自做到節約勤儉。
- 成語出處:
- 《漢書·霍光傳》:“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
-
11
難能可貴
- 成語拼音:
- nán néng kě guì
- 成語解釋:
- 難能:很難做到;可貴:值得寶貴。本來難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這是很可貴的。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
12
熱熬翻餅
- 成語拼音:
- rě áo fān b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極容易做到。
- 成語出處:
- 《唐宋遺史》:“取幽薊如熱熬翻餅爾。”
-
13
事與愿違
- 成語拼音:
- shì yú yuàn wéi
- 成語解釋: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愿違,遘茲淹留。”
-
14
身自為之
- 成語拼音:
- shēn zì wéi zhī
- 成語解釋:
- 身:親自。親自去做到它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亂道誹謗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為之。”
-
15
守株緣木
- 成語拼音:
- shǒu zhū yuán m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根據實際情況而去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 成語出處:
- 明·馬中錫《中山狼傳》:“乃區區循大道以求之,不幾于守株椽木乎?”
-
16
天道人事
- 成語拼音:
- tiān dào rén shì
- 成語解釋:
-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違背。意謂大勢所趨。《元史·謙希憲傳》:“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諭以天道人事,玠得書愧感自守,不敢復輕動。”清·鄭板橋《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謂天道人事也。”
- 成語出處:
- 《元史·謙希憲傳》:“因為書與宋四川統制余玠,諭以天道人事,玠得書愧感自守,不敢復輕動。”
-
17
無可不可
- 成語拼音:
- wú kě bù kě
- 成語解釋:
- ①無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猶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緒激動至極。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唐杜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
18
系風捕景
- 成語拼音:
- xì fēng bǔ jǐng
- 成語解釋:
- 亦作“系風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跡。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郊祀志》:“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捕景,終不可得。”
-
19
挾泰山以超北海
- 成語拼音:
-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 成語解釋:
- 挾:夾持;超:跨過。夾著泰山跨過北海。比喻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
20
正人先正己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 成語解釋:
- 正:正直,公正。要讓別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須自己先做到
- 成語出處:
- 王朔《永失我愛》:“這也就是我自個,換別人這樣兒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說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關于做到的成語 形容做到的成語 描述做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