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女的成語 (52個)
-
1
兒女之情
- 成語拼音:
- ér nǚ zhī qíng
- 成語解釋:
- 特指男女之間纏綿的戀情。亦作“兒女私情”。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2卷:“孩兒今已離塵奉道,豈復有兒女之情。”
-
2
兒女英雄
- 成語拼音:
- ér nǚ yīng xióng
- 成語解釋:
-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
3
兒女成行
- 成語拼音:
- ér nǚ chéng háng
- 成語解釋:
- 可以把兒女排成一個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
4
兒女情長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cháng
- 成語解釋:
- 兒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間或家人之間的感情深厚;難舍難分。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張華》:“尤恨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5
兒女親家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ìng jiā
- 成語解釋:
- 指兩家兒女結為婚姻的親戚關系
- 成語出處:
- 《花月痕》第52回:“歷有數年,便發起財,也娶了親,與禿頭做個兒女親家。”
-
6
拖男帶女
- 成語拼音:
- tuō nán dài nǚ
- 成語解釋:
-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難。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就是我這師傅,不辭年高路遠,拖男帶女而來,他也是為好。”
-
7
兒女心腸
- 成語拼音:
- ér nǘ xī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
8
鬻兒賣女
- 成語拼音:
- yù ér mài nǚ
- 成語解釋:
- 鬻:賣。指生活無依,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
9
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duō,fēng yún qì shǎo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胸懷大局的氣概少。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社會斗爭題材少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晉司空張華》:“雖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猶恨其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10
兒女情多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duō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豐富
- 成語出處: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11
兒女私情
- 成語拼音:
- ér nǚ sī qíng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或家人之間的恩愛感情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
-
12
攜男挈女
- 成語拼音:
- xié nán qiè nǚ
- 成語解釋:
-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辛。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八卷:“懷玉領兵,約行六七十里,只見道路之中,大對小對攜男挈女而來。”
-
13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成語拼音:
- ér nǚ qíng cháng,yīng xióng qì duǎn
- 成語解釋:
- 指男女之間戀情綿綿不斷,而慷慨奮發的氣概消沉不足
- 成語出處:
- 明 許自昌《水滸記》第18出:“人常說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宋公明為人倒是反這兩句話,故此擔閣了嫂嫂。”
-
14
賣兒鬻女
- 成語拼音:
- mài ér yù nǚ
- 成語解釋:
- 鬻:賣。指窮困到極點;無法養家糊口;維持生活;被迫賣掉自己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破家蕩產,鬻兒賣女,時有所聞。”
-
15
拖兒帶女
- 成語拼音:
- tuō ér dài nǚ
- 成語解釋:
- 拖:牽引。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拖兒帶女的,起五更,熬半夜,這是造的什么孽呀!”
-
16
拖男挾女
- 成語拼音:
- tuō nán xié nǚ
- 成語解釋:
- 拖:牽引;挾:夾在胳膊下。身邊帶著兒女。形容生活負擔重,生活水平受到影響或行動不方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嚇得城外各關廂人等,拖男挾女,顧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
17
兒女之債
- 成語拼音:
- ér nǚ zhī zhài
- 成語解釋:
- 債:欠帳。父母對子女所承擔的教養婚嫁的義務
- 成語出處:
- 元 高明《琵琶記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畢兒女之債。”
-
18
賣男鬻女
- 成語拼音:
- mài nán yù nǚ
- 成語解釋:
- 指因生活所迫而出賣自己的兒女
- 成語出處:
- 明 天然癡叟《石點頭 盧夢仙江上尋妻》:“況且如此荒年,那家不賣男鬻女來度命。”
-
19
兒女子語
- 成語拼音:
- ér nǚ zǐ yǔ
- 成語解釋:
- 女人和海子的話。比喻不識大體的言論
- 成語出處:
- 《宋史 宗澤傳》:“汝為人將,不能以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
-
20
賣妻鬻子
- 成語拼音:
- mài qī yù zǐ
- 成語解釋:
- 謂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
- 成語出處:
-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兒女,只因命運淹蹇,又值惡薄時年,賣妻鬻子,家業凋零,出于無奈,只得做這偷摸的勾當。”
* 關于兒女的成語 形容兒女的成語 描述兒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