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一的成語 (8個)
-
1
不謀同辭
- 成語拼音:
- bù móu tóng cí
- 成語解釋:
- 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謀同辭。”
-
2
心心相印
- 成語拼音: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成語解釋:
-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 成語出處:
-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
3
異口同音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yīn
- 成語解釋:
- 不同人說同樣的話,形容看法、意見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
4
牽一發而動全身
- 成語拼音:
-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 成語解釋:
- 比喻動極小的部分就會影響全局。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上大學士書》:“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牽一發而全身為之動者,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
-
5
一舉兩全
- 成語拼音:
- yī jǔ liǎng quán
- 成語解釋:
-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郭淮傳》:“兵不遠西,而胡交自離,此一舉兩全之策也。”
-
6
全國一盤棋
- 成語拼音:
- quán guó yī pán qí
- 成語解釋:
- 指全國各部門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面安排,互相協作。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
7
一應俱全
- 成語拼音:
- yī yīng jù quán
- 成語解釋:
- 應該有的都齊備了。(一應:所有一切;俱:都)。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那案子上調和作料,一應俱全。”
-
8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成語拼音:
- 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
- 成語解釋: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孫富叫家童算還了酒錢,與公子攜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關于全一的成語 形容全一的成語 描述全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