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文的成語 (5個)
-
1
文武兼備
- 成語拼音:
- wén wǔ jiān bèi
- 成語解釋:
- 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雙全。亦作“文武兼濟”、“文武兼全”。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文武兼備,惟所施設。”
-
2
起承轉合
- 成語拼音: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成語解釋:
- 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成語出處:
- 元 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
3
斷章取義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āng qǔ yì
- 成語解釋:
- 原指引用《詩經》中某一篇章的詩句;借用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詩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別人的詩文或談話;只根據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斷或部分;而不顧全文和原意。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
4
斷章摘句
- 成語拼音:
- duàn zhāng zhāi jù
- 成語解釋:
- 裁斷章節,取綴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成語出處:
- 唐·李商隱《唐容州經略使〈元結文集〉后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顏,入飲于朝,斷章摘句,如振如生。”
-
5
斷簡殘編
- 成語拼音:
- duàn jiǎn cán biān
- 成語解釋:
- 斷、殘:不完整的;簡:古代用以寫字的竹、木片;編:細長皮條;指用它串簡而成的書。殘缺不全的書或文章;尤指古代的書籍。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對酒》詩:“斷簡殘編不策勛,東皋猶得肆微勤。”
* 關于全文的成語 形容全文的成語 描述全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