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關心的成語 (43個)
-
1
關心民瘼
- 成語拼音:
- guān xīn mín mò
- 成語解釋:
- 瘼:疾,疾苦。關心群眾的疾苦。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非得關心民瘼之員,竭力撫循,不足以資補救。”
-
2
毫不關心
- 成語拼音:
- háo bù guān xīn
- 成語解釋:
- 對人對事態度冷淡,絲毫不在意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對群眾利益毫不關心,而盡情地耗費人力和物力。”
-
3
噓寒問暖
- 成語拼音:
- xū hán wèn nuǎn
- 成語解釋:
-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 成語出處:
- 冰心《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
-
4
漠不關情
- 成語拼音:
- mò bù guān qíng
- 成語解釋:
- 漠:冷淡。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林則徐《請定鄉試……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與多士何異?乃于落卷漠不關情,設身處地,于心何忍?”
-
5
漠不關心
- 成語拼音:
- mò bù guān xīn
- 成語解釋:
- 漠:冷淡;冷漠。對人對事感情冷漠;淡然處之;不放在心上。
- 成語出處:
- 明 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于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
6
不聞不問
- 成語拼音:
- bù wén bù wèn
- 成語解釋:
- 聞:聽。不聽也不問。形容對有關的事情不關心;不過問。也作“不問不聞”。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首回:“(唐明皇)除了選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聞不問。”
-
7
問寒問暖
- 成語拼音:
- wèn hán wèn nuǎn
- 成語解釋:
- 形容對別人的生活很關心。
- 成語出處:
- 康濯《我在鄉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來拉扯個時事,還常常問寒問暖問吃問住,親熱的不行。”
-
8
不理不睬
- 成語拼音:
- bù lǐ bù cǎi
- 成語解釋:
- 指對人或事物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發一言,任憑這邊賠盡小心,那邊只是不理不睬。”
-
9
聽而不聞
- 成語拼音:
- tīng ér bú wén
- 成語解釋:
- 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
10
不問不聞
- 成語拼音:
- bù wèn bù wén
- 成語解釋:
- 聞:聽。不問也不聽。形容對事情不關心,很冷淡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于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惟知侍親養子。”
-
11
肝膽楚越
- 成語拼音:
- gān dǎn chǔ yuè
- 成語解釋:
- 肝膽:比喻關系密切;楚越:春秋時兩個諸侯國,雖土地相連,但關系不好。比喻有著密切關系的雙方,變得互不關心或互相敵對。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
12
漠然置之
- 成語拼音:
- mò rán zhì zhī
- 成語解釋:
- 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事態度冷淡;不關心;不理不睬。
- 成語出處:
- 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
13
遠親不如近鄰
- 成語拼音:
- yuǎn qīn bù rú jìn lín
- 成語解釋:
- 指遠方的親戚雖然關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處的鄰居能夠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關系更密切。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豈不聞遠親呵不似我近鄰,我怎敢做的個有口偏無信。”
-
14
心在魏闕
- 成語拼音:
- xīn zài wèi què
- 成語解釋:
- 《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謂臣民心在朝廷,關心國事。魏闕,古代天子和諸侯宮外的樓觀,其下懸布法令,因以代稱朝廷。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
15
知心著意
- 成語拼音:
- zhī xīn zháo yì
- 成語解釋:
-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關心備至
- 成語出處:
-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著意。”
-
16
知心知意
- 成語拼音:
- zhī xīn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關心備至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如今寶姐姐家去了,連香菱也不能過來,二姐姐又出了門子了,幾個知心知意的人都不在一處,弄得這樣光景。”
-
17
如風過耳
- 成語拼音:
- rú fēng guò ěr
- 成語解釋:
- 象風在耳邊吹過一樣。比喻漠不關心,不相關涉。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
-
18
屋烏之愛
- 成語拼音:
- wū wū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 成語出處:
- 清 俞樾《春在堂隨筆》第六卷:“若縣試第一人,必謂明府推屋烏之愛耳。”
-
19
逍遙事外
- 成語拼音:
- xiāo yáo shì wài
- 成語解釋:
- ①謂犯法者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壞事或與壞事有牽連的人不受追查。②謂置身事外,毫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包世臣《致廣東按察姚中丞書》:“首禍正兇,逍遙事外。”魯迅《花邊文學·女人未必多說謊》:“關于楊妃,祿山之亂以后的文人就都撒著大謊,玄宗逍遙事外,倒說是許多壞事情都由她。”
-
20
置身事外
- 成語拼音:
- zhì shēn shì wài
- 成語解釋:
-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 關于關心的成語 形容關心的成語 描述關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