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凈蕩蕩的成語 (6個)
-
1
蕩然無余
- 成語拼音:
- dàng rán wú yú
- 成語解釋: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近災起柏梁,遂逐渠閣,青編素簡,一同煨燼,湘囊綖柣,蕩然無余。”
-
2
蕩然無遺
- 成語拼音:
- dàng rán wú yí
- 成語解釋: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議碑碣詞賦》:“著誠去偽,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
-
3
蕩然一空
- 成語拼音:
- dàng rán yī kōng
- 成語解釋: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成語出處:
- 《宋史·楊偕傳》:“且州之四面,屬羌遭賊驅脅,蕩然一空,止存孤壘,猶四肢盡廢,首面心腹獨存也。”
-
4
風卷殘雪
- 成語拼音:
- fēng juǎn cán xuě
- 成語解釋:
- 卷:收。大風把殘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都一陣風卷殘雪,吃了個精光,就忘了教平安兒吃。”
-
5
風卷殘云
- 成語拼音: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成語解釋: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成語出處:
- 唐 戎昱《霽雪》:“風卷殘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
6
秋風掃落葉
- 成語拼音: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 成語解釋:
- 比喻強大的力量掃蕩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掃除凈盡。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 關于凈蕩蕩的成語 形容凈蕩蕩的成語 描述凈蕩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