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分清的成語 (4個)
-
1
蘭艾難分
- 成語拼音:
- lán ài nán fēn
- 成語解釋:
- 好人、壞人難于分清。
- 成語出處:
- 《宋書·沈攸之傳》:“今復相遇,起接鋒刃,交戰之日,蘭艾難分。土崩倒戈,宜為蚤(早)計,無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禍也。”
-
2
不辨菽麥
- 成語拼音:
- bù biàn shū mài
- 成語解釋:
- 辨:分清;菽:豆類。分不清豆子和麥子。形容愚昧無知;或指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杜預注:“菽,大豆也。豆麥殊形易別,故以為癡者之候。”
-
3
褒善貶惡
- 成語拼音:
- bāo shàn biǎn è
- 成語解釋: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成語出處: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4
各打五十大板
- 成語拼音:
-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
- 成語解釋:
- 各:各自。給雙方同樣的待遇或不分清責任,讓雙方共同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聲評論說:‘這是怎么回子事喲?瞧你們請來的這些個人!’”
* 關于分清的成語 形容分清的成語 描述分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