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剛柔的成語 (19個)
-
1
剛柔相濟
- 成語拼音:
- gāng róu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剛強的和柔和的互相調劑。
- 成語出處:
- 漢 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當唯義是務,唯國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剛柔相濟,然后克得其和,能為民用。”
-
2
柔能制剛
- 成語拼音:
- róu néng zhì gāng
- 成語解釋: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亦作“柔能制剛,弱能制強。”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臧宮傳》:“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
-
3
以柔制剛
- 成語拼音:
- yǐ róu zhì gāng
- 成語解釋:
- 以:用。柔:柔和。制:制服。剛:剛強。用柔和的辦法去制服剛強的。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4
內柔外剛
- 成語拼音:
- nèi róu wai gāng
- 成語解釋:
- 內心柔弱,外表剛強。亦作“外剛內柔”。
- 成語出處:
- 《易經·否卦》:“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
-
5
剛中柔外
- 成語拼音:
- gāng zhōng róu wài
- 成語解釋:
- 剛:剛硬,堅強;中:里,內心;柔:軟弱,柔和。表面柔順,內里剛強。指人外柔而內剛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內藏殺機的策略。
- 成語出處:
- 《三十六計·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陰以圖之,備而后動,勿使有變,剛中柔外也。”
-
6
柔中有剛
- 成語拼音:
- róu zhōng yǒu g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的性格溫柔中帶有剛強
- 成語出處: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潑潑的神態,柔中有剛的清脆聲音,是誰也無法招架的。”
-
7
柔能克剛
- 成語拼音:
- róu néng kè gāng
- 成語解釋: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夠制服剛強的人。同“柔能制剛”。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某素知劉備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
8
外剛內柔
- 成語拼音:
- wài gāng nèi róu
- 成語解釋:
- 外表剛強而內在柔弱。同“內柔外剛”。
- 成語出處: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議論》:“兵戈既起,將帥擅權,武吏功臣,過求姑息。邊蕃遠郡,得以驕矜,外剛內柔,上陵下替,此為屈辱又非多乎?”
-
9
外柔內剛
- 成語拼音:
- wài róu nèi gāng
- 成語解釋:
- 柔:柔順。剛:剛強。外表柔順,內心卻很剛強。亦作“外柔中剛”。
- 成語出處:
- 《晉書·甘卓傳》:“卓外柔內剛,為政簡惠。”
-
10
外柔中剛
- 成語拼音:
- wài róu zhōng gāng
- 成語解釋:
- 外表柔弱,內心剛強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盧坦傳》:“姚大夫外柔中剛,監軍若侵之,必不受。”
* 關于剛柔的成語 形容剛柔的成語 描述剛柔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