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辦到的成語 (15個)
-
1
咄嗟便辦
- 成語拼音:
- duō jiē biàn bàn
- 成語解釋:
- 咄嗟:一呼一諾之間,形容時間短。比喻馬上就辦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
2
咄嗟立辦
- 成語拼音:
- duō jiē lì bàn
- 成語解釋:
- 咄嗟:一呼一諾之間,形容時間短。比喻馬上就辦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石崇為客作豆粥,咄嗟便辦。”
-
3
手到拈來
-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niān l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小生憑三寸不爛之舌,直往北京說盧俊義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來。”
-
4
其道亡繇
- 成語拼音:
- qí dào wáng yáo
- 成語解釋:
- 亦作“其道無由”。找不到門徑;無法辦到。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雖后欲改過自新,其道亡繇也。”
-
5
愛莫能助
- 成語拼音:
- ài mò néng zhù
- 成語解釋:
- 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
-
6
反掌之易
- 成語拼音:
- fǎn zhǎng zhī yì
- 成語解釋:
- 反掌:反手。比喻事情十分容易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六卷:“得了兩州,心中大喜,不勝矜夸,謂取宋天下如反掌之易耳。”
-
7
火上弄冰凌
- 成語拼音:
- huǒ shàng nòng bīng líng
- 成語解釋:
- 冰凌見火即融。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氣英布》:“則教你,楚江山,覷不得火上弄冰凌,漢乾坤也做不得碗內拿蒸餅。”
-
8
火上弄雪
- 成語拼音:
- huǒ shàng nòng xuě
- 成語解釋:
- 比喻易于敗亡,事情很容易辦到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4回:“誰知錢不由正經路來的,火上弄雪;不由正經路去的,石沉大海,日減月削,漸漸損之又損,而至于無。”
-
9
舉手之勞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zhī láo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一動手就能辦到的一點勞動。比喻事情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
10
逆坂走丸
- 成語拼音:
- nì bǎn zǒu wán
- 成語解釋:
- 逆著斜坡滾丸。比喻事情難于辦到。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皇甫嵩傳》:“若欲輔難佐之朝,雕朽敗之木,是猶逆坂走丸,迎風縱槕,豈云易哉!”
-
11
囊中取物
- 成語拼音:
- náng zhōng qǔ wù
- 成語解釋:
- 囊:口袋。從口袋中取東西。比喻辦事毫不費力就可以辦到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通俗演義·諸葛亮二擒孟獲》:“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
12
牽牛下井
- 成語拼音:
- qiān niú xià jǐ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棘手,很難辦到。
- 成語出處:
-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5回:“至如負販經商,登山涉水,吃煙人更是牽牛下井。”
-
13
系風捕影
- 成語拼音:
- xì fēng bǔ yǐng
- 成語解釋:
- 拴住風,捉住影子。比喻無法辦到的事。也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表面現象作根據。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成帝紀三》:“聽其辭,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若系風捕影,終不可得。”
-
14
言必信,行必果
- 成語拼音:
-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 成語解釋:
-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執然小人哉!”
-
15
一手托天
- 成語拼音:
- yī shǒu tuō t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無法辦到的事。
- 成語出處:
* 關于辦到的成語 形容辦到的成語 描述辦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