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動手動的成語 (71個)

    61

    耍花槍

    成語拼音:
    shuǎ huā qiāng
    成語解釋:
    武術中的欺騙對的假作。比喻賣弄小聰明的欺騙行為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明明是原棉問題,你還有另外一個看法,想耍什么花槍?”
    62

    糖衣炮彈

    成語拼音:
    táng yī pào dàn
    成語解釋:
    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比喻反派用腐蝕、拉攏、誘惑等段向無產階級進攻或進行顛覆活
    成語出處:
    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敵人的糖衣炮彈,被人家拉過去。”
    63

    捭闔縱橫

    成語拼音:
    bǎi hé zòng héng
    成語解釋:
    捭闔,開合。縱橫,合縱和連橫的簡稱。以辭令探測、打別人,在政治和外交上運用分化與爭取的段。
    成語出處:
    元胡祗遹《木蘭花慢 贈歌妓》詞:“看捭闔縱橫,東強西弱,一轉危機。”
    64

    百舉百全

    成語拼音:
    bǎi jǔ bǎi quán
    成語解釋:
    每次行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郭嘉傳》:“夫智者審于量主,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65

    扼腕長嘆

    成語拼音:
    è wàn cháng tàn
    成語解釋:
    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的神態。
    成語出處:
    《晉書·劉琨傳》:“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嘆者也。”
    66

    扼腕興嗟

    成語拼音:
    è wàn xīng jiē
    成語解釋:
    扼腕:用握腕;嗟:感嘆。用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發出嘆息的神態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了。”
    67

    發揚踔厲

    成語拼音:
    fā yáng chuō lì
    成語解釋: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作。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
    68

    匍匐而行

    成語拼音:
    pú fú ér xíng
    成語解釋:
    躡腳地走或慢慢地走
    成語出處: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幸主者出,南面召見,則驚走匍匐階下。”
    69

    運之掌上

    成語拼音:
    yùn zhī zhǎng shàng
    成語解釋:
    運:運,運轉。運轉于掌之上。比喻極其容易。
    成語出處:
    《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公孫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70

    指東畫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huà xī
    成語解釋:
    指說話時的作。比喻說話避開主題,東拉西扯。
    成語出處: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道閑禪師》:“到處插語,指東劃西,舉古舉今。”
    71

    指東劃西

    成語拼音:
    zhǐ dōng huá xī
    成語解釋:
    亦作“指東畫西”。①謂說話東拉西扯。②比喻說話時以勢比畫作。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四:“說青道黃,指東劃西。”
    * 關于動手動的成語 形容動手動的成語 描述動手動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