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苦的成語 (14個)
-
1
勞苦功高
- 成語拼音:
- láo kǔ gōng gāo
- 成語解釋:
- 勞苦:勞累辛苦。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身。”
-
2
不辭勞苦
- 成語拼音:
- bù cí láo kǔ
- 成語解釋:
-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 成語出處:
- 唐 牛肅《紀聞 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
3
兀兀窮年
- 成語拼音:
- wù wù qióng nián
- 成語解釋:
- 兀兀:勞苦的樣子;窮年:終年。一年到頭辛苦勞動,勤勞不懈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故工人之用鈍器也,勞筋苦骨,終日矻矻。”
-
4
費財勞民
- 成語拼音:
- fèi cái láo mín
- 成語解釋:
- 耗費財物,勞苦百姓。《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 成語出處:
-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誠費財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
5
勞師動眾
- 成語拼音:
- láo shī dò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勞師:使軍隊勞苦;意為出動軍隊。原指出動大量軍隊;后也指動用大量人力;也有小題大作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兄長既來赴席,如何又勞師動眾?”
-
6
饑飽勞役
- 成語拼音:
- jī bǎo láo yì
- 成語解釋:
- 指生活勞苦,食無定時。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俺哥哥三朝的五日,可便忍餓耽饑,五六日不曾嘗著水米,常言道饑飽勞役。”
-
7
苦心經營
- 成語拼音:
- kǔ xīn jīng yíng
- 成語解釋:
- 苦心:用心勞苦。經營:籌劃;安排。用盡心思籌劃安排。
- 成語出處:
-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四回:“但專制政體不除,任憑你君相恁地苦心經營,民力是斷不能發達的。”
-
8
傷財勞眾
- 成語拼音:
- shāng cái láo zhòng
- 成語解釋:
- 傷:耗費;勞:病。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0回:“畢竟鰍船難取勝,傷財勞眾枉徒然。”
-
9
宵旰憂勞
- 成語拼音:
- xiāo gàn yōu láo
- 成語解釋:
- 宵衣旰食,非常勞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勞”、“宵旰憂勤”。
- 成語出處:
- 《明史 吳時來傳》:“若不去嵩父子,陛下雖宵旰憂勞,邊事終不可為也。”
-
10
牛馬不若
- 成語拼音:
- niú mǎ bù ruò
- 成語解釋:
- 若;如。不如牛和馬。形容極其勞苦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錦帆集·沈廣乘》:“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為尤苦,若作吳令,則其苦萬萬倍,直牛馬不若矣。”
-
11
讓逸競勞
- 成語拼音:
- ràng yì jìng láo
- 成語解釋:
- 謂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 成語出處:
- 《魏書·孝感傳·吳悉達》:“昆弟同居四十余載,閨門和睦,讓逸競勞。”
-
12
膚不生毛
- 成語拼音:
- fū bù shēng máo
- 成語解釋:
- 皮膚上長滿了厚繭而長不出毛。形容十分勞苦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文》:“心煩于慮,而身親其勞。躬腠胝無胈,膚不生毛。”
-
13
摩頂放踵
- 成語拼音:
- mó dǐng fàng zhǒng
- 成語解釋:
- 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
14
自高其功
- 成語拼音:
- zì gāo qí gōng
- 成語解釋:
- 自以為勞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 成語出處:
- 明·周承邦《兵家要領·戒驕篇》:“驕則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 關于勞苦的成語 形容勞苦的成語 描述勞苦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