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包含的成語 (19個)
-
1
兼容并包
- 成語拼音: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成語解釋:
- 兼、并:同時照顧或包括有關的各方面;容:容納;包:包含。把相關的東西都容納、包含進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
2
孕大含深
- 成語拼音:
- yùn dà hán shēn
- 成語解釋:
- 孕:包涵。包含著博大精深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于是乎孕大含深,貫微洞密,上下通而一氣泰。”
-
3
無所不包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bāo
- 成語解釋:
- 包:包容。沒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東西非常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王充《論衡》:“故夫大人之胸懷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術,無所不包。”
-
4
萬象包羅
- 成語拼音:
- wàn xiàng bāo luó
- 成語解釋:
- 象:形狀,樣子;萬象:宇宙間萬物萬事的景象;羅:捕鳥的網;包羅:容納。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有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萬象包羅為一處,方知截教有鴻蒙。”
-
5
苞籠萬象
- 成語拼音:
- bāo lóng wàn xiàng
- 成語解釋:
- 苞:通“包”,包含;籠:收羅;象:形狀,樣子。包含容納一切。形容內容豐富,無所不包
- 成語出處:
- 隋·劉善經《四聲論》:“夫四聲者,無響不到,不言不攝,總括三才,苞籠萬象。”
-
6
函牛之鼎
- 成語拼音:
- hán niú zhī dǐng
- 成語解釋:
- 函:包含,包容。能容納一頭牛的大鼎。形容氣勢宏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不敢入。”
-
7
尺幅千里
- 成語拼音:
- chǐ fú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一尺長的畫幅,畫進了千里長的景象。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內容很多。
- 成語出處:
- 《南史 昭胄傳》:“幼好學,有文才,能書善畫,于扇上圖山水,咫尺之內,便覺萬里為遙。”
-
8
話里帶刺
- 成語拼音:
- huà lǐ dài cì
- 成語解釋:
- 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同“話中帶刺”。
- 成語出處:
- 范乃仲《小技術員戰服神仙手》:“升級一聽,話里帶刺,來者不善。”
-
9
話里有刺
- 成語拼音:
- huà lǐ yǒu cì
- 成語解釋:
- 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同“話中帶刺”。
- 成語出處: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郭全海聽見話里有刺,把筷子放下,但還是按下心頭的火。”
-
10
話中帶刺
- 成語拼音:
- huà zhōng dài cì
- 成語解釋:
- 指話中包含著譏笑和諷刺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5回:“因此待親家母面上冷落,話中帶刺。”
-
11
禍中有福
- 成語拼音:
- huò zhōng yǒu fú
- 成語解釋:
- 指不幸之中也包含著產生幸運的因素。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失火而遇雨,失火則不幸,遇雨則幸也,故禍中有福也。”
-
12
森羅萬象
- 成語拼音:
- sēn luó wàn xiàng
- 成語解釋:
- 森:眾多;羅:羅列;萬象: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夫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百法紛湊,無越三教之境。”
-
13
微言大義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dà yì
- 成語解釋:
- 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義:本指經書的要義;后指深遠或深刻的意義。
- 成語出處:
- 清 黃宗羲《移史館論不宜立理學傳書》:“其微言大義,茍非工大積久,能見本體。”
-
14
微言大指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dà zhǐ
- 成語解釋:
- 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辭。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資政大夫禮部侍郎武進莊公神道碑銘》:“傳山右閻氏之緒學,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閔秦火之郁儼,悼孔澤之不完具。”
-
15
微言精義
- 成語拼音:
- wēi yán jīng yì
- 成語解釋:
-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辭。包含在精微語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清·鄭燮《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越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
16
銜華佩實
- 成語拼音:
- xián huá pèi shí
- 成語解釋:
- 銜:包含;華:比喻文采;佩:佩帶;實:果實,比喻文章的思想內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開花結果。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徵圣》:“然則圣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
-
17
寓兵于農
- 成語拼音:
- yù bīng yú nóng
- 成語解釋:
- 寓:寄寓,包含。指給農民以一定軍事訓練,平時務農,戰時參戰。或指軍隊屯墾。
- 成語出處:
-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一:“予謂議者以本朝養兵為大費,欲復寓兵于農之法,書生之見,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
18
一分為二
- 成語拼音:
- yī fēn wéi èr
- 成語解釋:
-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 成語出處:
-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
19
正法眼藏
- 成語拼音:
- zhèng fǎ yǎn cáng
- 成語解釋:
- ①佛教語。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相傳釋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與大弟子迦葉,是為禪宗初祖,為佛教以“心傳心”授法的開始。②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摩訶迦葉》:“佛告諸大弟子,迦葉來時,可令宣揚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陳同甫書》:“蓋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兩般看,此是千圣相傳正法眼藏。”
* 關于包含的成語 形容包含的成語 描述包含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