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卒卒的成語 (31個)
-
1
倉卒從事
- 成語拼音:
- cāng cù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倉卒:匆忙。匆匆忙忙處理事情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但是第五次沒有打破‘圍剿’而被迫突圍時,還表現了不應有的倉卒從事。”
-
2
倉卒主人
- 成語拼音:
- cāng cù zhǔ rén
- 成語解釋:
- 倉卒:匆忙。客人突然到來,倉促中招待不周,難盡主人之禮。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四卷:“有倉卒客,無倉卒主人。”
-
3
躬先士卒
- 成語拼音:
- gōng xiān shì zú
- 成語解釋:
- 猶身先士卒。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誓將首冒鋒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
4
馬前小卒
- 成語拼音:
- mǎ qián xiǎo zú
- 成語解釋:
- 卒:兵;走卒。舊指在車馬前頭供使喚奔走的人。現多比喻為別人效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鄒容《革命軍》:“皇漢民族亡國后之二百六十年;歲次癸卯之月日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記。”
-
5
馬前卒
- 成語拼音:
- mǎ qián zú
- 成語解釋:
- 舊時在馬前吆喝開路的兵卒差役。現在比喻為人奔走效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
-
6
殘兵敗卒
- 成語拼音:
- cán bīng bài zú
- 成語解釋: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戰敗后剩余的兵卒。指被擊潰的軍隊或勢力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73回:“楊鐵刀恃著兇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殘兵敗卒,約有二千余眾,向北而馳,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趕上。”
-
7
倉卒應戰
- 成語拼音:
- cāng cù yìng zhàn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準備匆忙對付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只有不肯退卻,倉卒應戰(例如硝石戰斗),表面上似乎在力爭主動,實際上是被動的。”
-
8
倉卒之際
- 成語拼音:
- cāng cù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倉卒:倉促,匆忙。匆忙之間。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粲傳》裴松之注引《文士傳》:“天下大亂,豪杰并起,在倉卒之際,強弱未分。”
-
9
兒童走卒
- 成語拼音:
- ér tóng zǒu zú
- 成語解釋:
- 走卒:差役。比喻見聞最為淺陋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兒童誦君實,走卒知司馬。”
-
10
販夫走卒
- 成語拼音:
- fàn fū zǒu fú
- 成語解釋:
- 舊指小販和差役。泛指舊社會里地位低下者。
- 成語出處:
- 阿英《吃茶文學論》:“若夫鄉曲小子,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余,也要跑進小茶館去喝點茶。”
* 關于卒卒的成語 形容卒卒的成語 描述卒卒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