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友愛的成語 (14個)
-
1
長枕大被
- 成語拼音:
- cháng zhěn dà bèi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玄宗開元二年》:“上素友愛,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為長枕大被,與弟兄同寢。”
-
2
煮粥焚須
- 成語拼音:
- zhǔ zhōu fén xū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李勣傳》:“性友愛,其姊病,嘗自為粥而燎其須。”
-
3
兄友弟恭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u dì gōng
- 成語解釋:
- 哥哥對弟弟友愛,弟弟對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間互愛互敬。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使布立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
4
同袍同澤
- 成語拼音:
- tóng páo tóng zé
- 成語解釋:
-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成語出處:
- 《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
5
長枕大衾
- 成語拼音:
- cháng zhěn dà q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朱子語類》卷五八:“唐明皇于諸王為長枕大衾,雖甚親愛,亦是無以限制之,無足觀者。”
-
6
大衾長枕
- 成語拼音:
- dà qīn cháng zhěn
- 成語解釋:
- 衾:被子。共倚長枕,同擁大被。形容夫妻恩愛。后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讓皇帝憲傳》:“玄宗為太子,嘗制大衾長枕,將與諸王共之。”
-
7
連輿接席
- 成語拼音:
- lián yú jiē xí
- 成語解釋:
- 行并車,止同席。形容親密友愛。
- 成語出處:
- 《梁書·昭明太子統傳》:“望苑招賢,華池愛客,連輿接席。”
-
8
戚戚具爾
- 成語拼音:
- qī qī jù ěr
- 成語解釋:
- 戚戚:互相親愛的樣子。具:俱,都。爾:邇,靠近。指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雅·行葦》:“戚戚兄弟,莫遠具爾。”
-
9
百歲之好
- 成語拼音:
- bǎi suì zhī hǎo
- 成語解釋:
- 好:友愛。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妻
- 成語出處:
- 明 屠隆《曇花記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將圖百歲之好,非僅邀一夕之歡。”
-
10
灸艾分痛
- 成語拼音:
- jiǔ ài fēn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宋史 太祖紀三》:“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
-
11
讓棗推梨
- 成語拼音:
- ràng zǎo tuī lí
- 成語解釋:
- 小兒推讓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梁書 王泰傳》:“年數歲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栗于床上。群兒皆競之,泰獨不取。”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李賢注引《孔融家傳》:“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
-
12
天倫之樂
- 成語拼音:
- tiān lún zhī lè
- 成語解釋:
- 家人歡聚一堂;親密友愛的樂趣。天倫:指父子、兄弟、夫妻等親屬關系。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
13
鹡鸰在原
- 成語拼音:
- xià líng zài yuán
- 成語解釋:
-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愛之情。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乙酉答真侍郎書》:“在東朝則非鳴鳩平均之意;在上則少鹡鸰在原之情。”
-
14
灼艾分痛
- 成語拼音:
- zhuó ài fēn tò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兄弟友愛。
- 成語出處:
- 《宋史·太祖紀》:“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炙。”
* 關于友愛的成語 形容友愛的成語 描述友愛的成語。